本文作者:董董
版式設計:而漪
一臺變頻空調可以用多久?

1998年,買了海信變頻空調的張先生,自己也沒有想到,這臺空調會陪伴著自己的孩子,從蹣跚學步到大學畢業。“這么多年,還是挺好用的。”
同樣選擇了海信變頻空調的楊先生,2005年買的新機,跟著全家,從新房到出租屋再到學區房。時間歷練,給堅韌的它,裹上了一層琥珀色的包漿。
三次拆裝機、20年不離不棄,楊先生家三代人都吹過它的風。這臺空調,從來沒壞過,現在表現依舊出色。“所有的家電都換了新的,唯獨空調還是原來那臺。”
“質量好,效果好,還省電。”時至今日,楊先生還是得意于當年,買下這臺海信變頻空調的決定。
![]()
29年前,海信建立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生產線,并在次年推出了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這也標志著中國空調正式進入了省電舒適的變頻空調時代。
6月12日,在“中國變頻 信芯保障”海信空調變頻S架構技術發布會上,海信正式發布了變頻S架構,它實現了從核心芯片、半導體器件到變頻算法的全部自主自研,中國變頻技術的引領。

在發布會上,海信集團中國區總裁馮濤表示:“在海信變頻S架構和各種黑科技的加持下,海信空調不僅是一臺節能的空調,更是一臺舒適的空調、穩定的空調。”
29年來,海信在中國變頻空調發展之路上,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1
舒適不打折,電費省一半
行業首發全自研變頻S架構
二十幾年的時間,變頻空調幾乎已經占據了全部的市場。
但空調行業,依舊存在著不少亂象。
特別是在空調使用頻率高峰期的夏天,像“電費刺客”這樣的問題又會反復出現。
![]()
“為啥我們又經常看到消費者反饋剛買到的節能空調,用起來并不節能、而打開節能模式后又總是不夠涼快?”馮濤表示:“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變頻技術差距引起的。”
雖然都叫變頻空調,但各個品牌背后的技術實力和制作工藝,參差不齊。
所以,即使都打著變頻的幌子,也未必能真正做到舒適、節能、靜音。
這次海信行業首發的變頻S架構,包含的MCU芯片、RC-IGBT功率半導體器件、IPM智能功率模塊以及變頻算法做到了全部自主自研。

“MCU相當于變頻空調的大腦,它負責接收數據、運算并下達指令。而IPM和IGBT則相當于空調的骨骼,它的協調,才能讓變頻壓縮機的舞蹈更加完美。同時海信擁有全自研的變頻算法,好比大腦中儲備的知識,讓變頻器變得更加聰明,讓空調適應更嚴酷的環境、更加的節能靜音。”馮濤表示,這次變頻S架構對于空調性能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聰明”的變頻空調,會不會也更“嬌氣”?
畢竟,最依賴空調的,大多是“火爐”城市的用戶。
更智能還要更耐用!
能讓用戶一臺空調用了27年還不離不棄的海信,從來都是兩手抓兩手都很硬。
![]()
正是依托了很硬的硬核變頻技術,在本次發布會上,海信空調特別推出了“信芯冰脈”系統。它厲害的地方,就是實現了在高達68攝氏度的高溫下,做到不停機。而全新升級的“金剛艙”外機,更是無懼鹽霧、高濕、酸性腐蝕環境,能做到了10年不泄漏、10年不生銹。
聰明、耐用,還要更省電。
空調作為家電里的“用電大戶”,幾乎要“吞掉”家里40%以上的電量。
開空調的時候有多爽,拿到電費單的時候就有多心痛!
好的空調,一定要節能,并且,節能的同時,要是能不影響使用效果,那就更好了!
銳意進取的海信,在研發了海信第一代的AI節能技術之后,又再一次實現了自我超越,推出了第二代AI節能技術。
這一技術的基礎,海信通過后臺監測百萬用戶實際使用數據、分析全國建筑熱力學地圖,獨創的又小又快“閃存級”神經網絡。

強大數據支撐之下,配合空調上那個會進化的AI大腦,學習出最優控溫曲線。因此,海信變頻空調,能實現在快速降溫階段房間溫度超調小于0.2℃,在進入平穩運行階段時,控溫精準度更是達正負0.1℃。
簡單來說,就是讓你感覺不出溫度的變化,創造出了近乎恒溫的環境。
海信空氣事業部研發中心總監曹銳表示:“海信空調創新研發出基于環境感知的AI節能技術,真正達成‘按需供冷不浪費,清涼穩定更省電’的智慧節能新范式,實現了舒適不打折,電費省一半。”
![]()
讓變頻空調變得更加舒適、更加節能、更加靜音,并且,更加耐用,海信,做到了!
2
29年創新深耕,11次迭代
實現“技術首創”到“技術引領”的跨越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做行業的引領者,從來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當時變頻專利技術全部在外資企業手中,我們要100%依賴進口。外資企業為變頻設置了專利壁壘,生產工藝全部保密,國產變頻空調僅僅是修改一個電路參數,也需要工程師出差國外,等一個月才能拿回來修改過的變頻器。”回憶起剛剛開始走變頻之路的艱辛,馮濤如是說。
一直以來,堅持走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之路的海信,深知只有不斷實現技術創新,才能不受制于人。
![]()
自研變頻MCU芯片已經累計應用超百萬顆,有著強大技術實力的信芯微空調變頻芯片負責人周全,為大家講述了一個“中國芯”突圍的故事。
早期我國MCU產業基礎薄弱,缺乏自主設計能力,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而缺乏話語權。近幾年,雖然國產變頻MCU已經大批量應用了,但面對高端變頻市場仍存在一定壁壘。
而這一次“海信自研MCU”的誕生,解決了家電行業變頻控制芯片受制于進口品牌的難題,開創了電機變頻控制新時代。
眾所周知,新技術的開發和提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
在這方面,海信一直不遺余力。

海信自研的RC-IGBT技術,是變頻的核心,能夠決定變頻器的效率。
海信的RC-RGBT采用了高功率密度芯片,專為變頻空調電路定制設計,能顯著提升產品可靠性和質量,實現空調高效節能運行。
在這項技術上,海信投入了上百人的國內外研發團隊、超過2億人民幣的資金,歷時3年半的時間。經院士專家團隊鑒定,該項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對比國際主流品牌,實現開關損耗減少49%、導通損耗降低11%,綜合節能提升10%以上。
海信自主研發的體積最小、效率最高的變頻空調功率模塊SuperHTIM,使用了超高功率密度技術,為空調提供了更寬的溫度運行范圍和更高的能效,有效地助力了綠色節能低碳的實現。

SuperHTIM的技術優勢在于,它能讓空調的換熱效率更高的同時,還充分保證了空調制冷效果。并且,它還通過了175℃極限溫度考核,使高溫漏電降低了48%,實現了耐壓提升32V,擊穿電壓提升了31%,讓用戶使用空調時,能更安全、更安心。
目前,該模塊的出貨量已經達到百萬級,對比國際主流品牌,產品尺寸減少32%,熱阻降低43%。
29年來,海信空調一直通過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了從“技術首創”到“技術引領”的跨越。
![]()
“當前全球空調產業正面臨兩大命題:如何通過底層技術創新實現能效進一步躍升?如何構建不受制于人的技術生態鏈?海信交出的這份答卷,為行業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解題思路。”中國家電研究院院長助理吳海濤在發布會上這樣表示。
海信家電2024財報數據顯示,海信空調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8%,線下增幅達21.2%,跑贏行業增速。
在當下不少空調企業和品牌,忽視技術創新,執著于通過價格內卷來搶占市場時,海信早就已經解開了“冠軍密碼”——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堅持技術立企。
二十幾年前,被外國技術把控的變頻空調,一臺售價近萬元;二十幾年后,實現軟硬件全自主研發的海信,把最具“質價比”的產品,送進了千家萬戶。

吳海濤表示,中國家電企業要團結起來,堅決反對無研發、只拼價格的惡性競爭,把那些沒有技術、低質低價的產品丟到歷史的垃圾堆里。真正值得卷的,是技術創新和研發實力,讓行業形成可持續的價值鏈,讓廣大消費者用上更高科技、更高品質的中國制造。
“舒適不打折 電費省一半”,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海信給每一個用戶的承諾。
擁有全球化的生產與研發體系、堅持不斷地在技術上持續投入,從而產出的像變頻S架構技術這樣的創新成果,最終形成了海信空調的技術護城河,通過技術實現了普惠大眾的目標。

在吳曉波看來,海信在變頻技術上近30年的堅持,體現了海信在變頻技術上的決心,信心和恒心。海信憑借這‘三心’,能繼續引領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創新者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引領著社會的發展。
百年之前,“空調之父”威利斯·開利,用他的才智,制造出了清涼的風。
百年之后,海信靠它的技術,為消費者們打造出了一臺集舒適、節能、穩定、可靠于一體的好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