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1”購物季臨近,各類促銷密集上線。為幫消費者避開陷阱、理性消費,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近日針對服飾鞋包、家電數碼、美妝護膚三大熱門品類,發布專項“避坑”提示,為市民購物護航。
服飾鞋包選購需警惕三大問題:一是“尺碼陷阱”,下單前務必核對肩寬、胸圍等具體尺碼數據,勿僅參考M/L/XL通用碼,不同品牌版型差異大;頁面無數據時,需咨詢客服并留存記錄,避免退換糾紛。二是“材質模糊表述”,留意“100%棉”“羊毛混紡”等明確標注,對“仿羊絨”“高級面料”等話術提高警惕,有條件可查成分檢測報告。三是“預售時效”,確認最晚發貨時間,避免30天-45天預售錯過使用季,同時問清是否支持“付定后加購湊滿減”,防止定金白付。
家電數碼選購要抓關鍵環節:核型號參數是重點,同品牌同系列產品,僅型號后綴不同,功能、配置可能差異大,下單前需對比官網參數,防低配冒充高配。慎選“特價尾貨”,低價家電可能是停產機、展示機或翻新機,需確認“全新未拆封”“全國聯保”,索要正規發票,遠離無品牌、無3C認證的“網紅小家電”。此外,買空調、熱水器等需安裝家電時,提前問清“免費安裝范圍”,明確支架、管線、打孔等是否額外收費。
美妝護膚選購需關注細節:保質期方面,未開封產品通常保質期3年-5年,需避開距過期不足6個月的臨期品,下單前看詳情頁標注或問客服,防止囤貨過期。渠道選擇上,優選品牌官方旗艦店或平臺自營店,遠離非官方低價渠道;收貨后查包裝、驗防偽,防假貨。警惕“套裝貓膩”,“買一送多”套裝的贈品可能是中小樣、臨期品或非熱門款,計算主商品與贈品實際價值,勿為湊贈品買無用套裝。
來源:商丘日報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