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嚴格要求自己,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也很嚴。
他約法三章:第一,不許搞特殊;第二,不許走后門;第三,不許損公肥私,占公家便宜。
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侄子彭啟超評軍街。
1946年,彭啟超在延安參加革命,解放戰爭期間先后參加延安保衛戰等許多戰役,負過傷,立過功。
評軍銜時,他是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調干學員,按照相關文件,他應該能評為上尉。
但得到消息,在校學員一律評中尉,他有些不服氣。
伯父彭德懷是評銜的最高首長,他借北京出差的機會到中南海看望伯父。
![]()
彭總正在書房挑燈批復文件,見到侄子很高興。
兩人相談甚歡,彭總詢問他下面對評軍銜有什么意見。
彭啟超見機會來了,說按自己的條件,感覺中尉評低了,想請彭總給陳賡院長打招呼。
彭總臉色漸漸變得難看,他告訴彭啟超,壓低他的軍銜,是自己提出的。
彭啟超非常不解,埋怨伯父“不念親情”。
![]()
彭總嚴肅地告訴他:
正因為你是我的親侄子,我才必須這樣做。了解你的人,比如你們陳院長,知道你是憑本事授上上尉軍銜的。可不了解你的人,一定以為你是靠彭德懷的關系戴上這個牌牌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只有犧牲你,才能服眾。這里沒有政策問題,只有一個全局問題。
彭啟超爭辯道:
伯父,您堅持原則,嚴格要求自己的家屬,這確實沒錯。可評軍銜對我來講,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關系到我日后的進步和發展。您不能因為我是您的侄子就犧牲我,您就是不為我想,也該為你犧牲的弟弟想想。
彭總愣了一下,接著說:啟超,你剛才說到你死去的父親,我這當哥哥的確實對不住他。所以我對你們幾個孩子一直視如己出,我想辦法關心你們、愛護你們,希望你們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丑話說在前,我絕不允許你們利用我的權力去搞特殊。如果被我發現,你就不要再回這個家了!
彭啟超怔了一下,含在眼眶里的淚水差點掉下來。他呼的一下站起來,扭頭就走。
浦安修上前勸解彭總,彭總余怒未消,轉身回臥室休息。
次日清晨,彭啟超匆匆趕到火車站,準備返回哈爾濱。
![]()
彭鋼
在站臺上,妹妹彭鋼找到他,給了他一封信,并叮囑他不要生伯父的氣。
他打開信:
啟超,你既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風,那就是任何時候都要清正,廉潔,誠實。老實人有時候會吃虧,但從長遠看,老實人不吃虧。想想那些為革命犧牲的人,你還會為肩上多一顆星星少一顆星星煩惱嗎?我昨天的態度不好,但你記住,松是害,嚴是愛……
看完信,彭啟超頓時淚流滿面。
這次軍隊授銜是源于彭總在板門店談判時,無論美軍還是朝鮮人民軍都有軍銜,唯獨中國沒有,于是我軍開始改革。
此時彭總任國防部部長,為適應新中國的需要,部隊軍人由供給制轉為薪金制,同時精簡整編,部隊至少要裁減150萬人。
為了完成這一重大變革,彭總還特意找來自己的兩個老部下洪學智和張愛萍。
軍人由供給制向薪金制改革由洪學智負責,部隊精簡整編由張愛萍負責。
彭總對洪學智要求:不能丟棄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的紅軍傳統,上下級之間的差距不能太大。
對張愛萍的要求是:不要怕得罪人!要大刀闊斧,總兵力至少要減20%,要多減機關,少減部隊;多減步兵,少減特種兵;多減戰士,少減干部。
可有些人為爭軍銜上的星星豆豆,到處奔走、托關系、找路子、講人情。
彭總特別看不起這種人。
這天,彭總正在辦公,有人捧著一摞厚厚的材料,還有勛章、獎章進來,神情顯得格外激動。
彭總讓座后,那人便自我介紹:彭總,你可能不認識我。我是老三軍團的,這些年仗沒少打,功沒少立,先后負傷4次,至今身上還有沒取出的彈片。
![]()
1930年6月,紅軍第5、第8軍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3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軍團長)。
那人說著就要解衣服扣子,被彭總制止:你到底想說什么?
那人接著說:……這次評軍銜和我一樣資歷的,大都評了中將,個別比我參軍晚的,還評了上將,可只給我評了個少將,我覺得不公平,臉上無光,所以……
彭總打斷他,黑著臉說:你知道三軍團鼎盛時期有多少?3萬軍人。可現在呢?幸存下來的還有多少?
那人支吾著,答不上來。
彭總:我不否認你打過仗、立過功,但和那些犧牲的同志相比,你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為了肩膀上的一顆豆豆,你找過多少人了?
彭總緩和了一下語氣,接著說:我勸你不要再去找了。如果你有功夫,可以到烈士陵園去走走,去那里反省一下自己的靈魂,看看是不是虧待了你。
望著那人灰溜溜的背影,彭總回憶起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友,久久不能釋懷。
幾天后,彭總正在看洪學智送上來的幾套薪金制方案,走廊里傳來嘈雜的聲音。
![]()
彭總聽到警衛員與一位婦女爭論的聲音。他打開門,只見警衛阻擋著一位40歲左右面容憔悴的女軍人。
彭總將女軍人讓進辦公室,她小心翼翼地坐在沙發邊上問:彭總,聽說你要把部隊的女軍人都裁掉,這是真的嗎?我們這些女軍人真的是部隊的累贅嗎?
彭總反問:你是哪里的人?當兵多久了?
女軍人:我是江西瑞金人,12歲就當兵的,到現在二十多年了。
彭總:瑞金那地方我知道,是我們的紅都,這么說你是老資格了。
女軍人:老資格不敢說,跟著部隊一路走下來,光草地就過了兩次。
![]()
當彭總得知這位女軍人的丈夫在解放海南時犧牲了,心里被蟄了一下。
他為女軍人倒了一杯茶。經過詢問得知,女軍人在后勤部做保育員,家里還有老人和三個孩子。
彭總望著女軍人憂郁的眼睛:好,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
彭總把張愛萍找來,專門詢問女軍人復員轉業的事。
![]()
張愛萍向彭總匯報,文件已下發,凡軍師級以下機關部隊的女軍人,不論擔任任何職務,一律調離部隊,按轉業和復員處理。
這次一刀切下去女軍人11萬。
彭總在屋里踱了幾步:這么一刀切下去,是不是有點兒傷人呢?
張愛萍回答道:傷人是肯定的,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些女同志大多數參軍時年齡很小,又沒有什么文化,屬于那種資歷長、文化少的人。如果把她們留在部隊,給她們評什么銜?定什么級?很難處理。現在初步評定的一千多個將軍中,只有李貞一個女將軍。
彭總喃喃自語:看來這一刀……必須切了!
彭總面部表情有些痛苦,他在地上轉了幾圈,輕輕嘆了口氣:這些女軍人一定要想方設法安置好。對那些轉業到地方的,要盡可能給她們安置一個舒心的工作;對那些復員回家的,一定要把復員費給夠。她們既要養孩子,又要養老人,不容易呀!
張愛萍驚異地望著彭總,感嘆道:彭總,我第一次發現你的心竟然這么軟,這么細。
![]()
彭總始終認為自己是人民的兒子,保持農民的本色。
他每次出行輕車從簡,去下面視察從不坐專列;走基層時被安排住“元帥樓”,他拒絕入住。并讓工作人員轉告省里的領導:住在這里會“吃不下,睡不著”,群眾會“罵娘的”!
![]()
農民出身的彭總,對人民始終保持著平易近人的樸實;
曾經氣吞山河、戰功赫赫,卻無半點傲嬌之氣。
戰爭年代,將帥們勇冠三軍,征戰沙場;和平年代,將帥們為建設新中國嘔心瀝血,他們每個人的經歷就是一個傳奇。
中國革命歷史波瀾壯闊,解放軍所向披靡,威震四海,依賴于這些有卓越領導才能的將帥們,他們是時代的驕傲……
為了紀念開國元勛的豐功偉績,感受他們的浩然正氣,弘揚正能量,新出版的《十大元帥》、《十大大將》系列叢書(20冊),把偉人們的卓著功勛做了詳實描述,具備什么樣的資歷、戰績,才能擁有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的頭銜,打開書一探究竟。
崇尚領袖風采,熱愛軍事的你,可以點擊下面鏈接下單購買。
十大元帥 十大大將 (全20冊)朱德彭德懷等【翹楚書屋】
¥15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