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艷春
作為AI大模型的具象化應用,智能體正悄然融入各行各業,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到復雜工作的高效協同,其影響力無處不在。盛景網聯高級合伙人兼 AIC 人工智能創業孵化器創始合伙人、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軟件企業eFuture富基控股創始人顏艷春長期關注人工智能領域,日前,顏艷春在接受《企業家》雜志采訪時,深入介紹了智能體在當下所處的發展階段,展望其未來進化路徑,剖析智能體在不同領域的落地實踐與投資潛力,為企業家們在智能體時代的商業布局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指引和參考。
訪談精編如下,enjoy~
01
如何定義和理解智能體
《企業家》:對于大眾而言,應如何理解智能體這一概念呢?
顏艷春:我們可將智能體視作 10 年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 APP,或者更早的網站,它是大模型應用時代孕育出的一個全新物種。
智能體的英文是AI Agent ,英文原意為“AI代理”,指的是能夠自主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并采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系統。智能體是一種能全天候工作、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軟件或硬件系統,具有自主性、社會能力、反應性和主動性等特質,會像人類一樣使用各種工具、瀏覽網頁以及操作各種APP應用。其結構包括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等關鍵模塊,通過相互協作獲得強大的智能功能。
若將大模型比作一個整體,類似于蒸汽機,蒸汽機發明后首個偉大應用是火車,它需鋪設鐵軌,配備車頭、車廂,是一個封閉場景,很難普惠到私人。而內燃機的發明實現了蒸汽機的小型化,而大模型的小型化便是智能體。
ChatGPT 聊天機器人是一項偉大發明,但其運行嚴重依賴于大模型,未來大模型將逐漸演變為一個個垂直模型、小模型甚至個人模型,運行主體將逐漸擴展至人形機器人和更多AI硬件,如每臺電腦、手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等,無需大量算力,在蘋果、小米、華為等智能手機上就能順暢運行。
《企業家》:是否可將智能體理解為大模型的輕量化應用?其技術特點是什么?
顏艷春:智能體本質上是一段代碼,這段程序可運行于所有環境,如機器人、AI 手機、AI 眼鏡、AI耳機、AI 寵物,以及任何可想象的未來智器。過去 APP 僅能在手機上運行,而智能體則可運行于機器人、汽車等設備。比如我母親購買的機器人,目前僅能掃地、聊天,若她想讓機器人陪她打八段錦,原機器人無法滿足,可從提供八段錦智能體的公司下載一個APP,甚至可能是武當山某位大師的AI智能體分身所教。
與傳統軟件不同,智能體具備自主性、進化性、學習能力、智能行為、目標導向、交互性和社會性等七大特征,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獨立完成任務。
自主性是指在沒有明確指令的情況下,獨立規劃和執行任務。例如,一個自主目標驅動的AI智能體可以自行設定目標,如“策劃一場成功的營銷活動”,并分解任務、協調資源,自主完成各項子任務,全過程無需人類持續干預。而AI助手或副駕駛(Copilot)通常是在人類的指令下工作,按照預設的程序或規則執行任務。
進化性是指根據環境變化和反饋,動態調整策略和行為,以適應新環境。比如在多智能體協作場景中,當一個AI智能體發現環境發生變化或任務出現新情況時,可迅速調整行動方案,與其他智能體重新協調合作,以更好地完成任務。
學習能力是指能夠通過機器學習和經驗積累不斷改進自身性能。例如,一個適應型AI智能體可以根據用戶的行為數據,學習用戶的偏好和習慣,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智能行為是指能夠展現出如推理、學習、適應和規劃等高級智能行為。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中,AI智能體需要實時感知環境、推理路況、做出決策并控制車輛行駛,這一系列行為體現了其高度的智能性。
目標導向是指主動分析目標、拆分任務、制定計劃、分配資源,并不斷調整和優化,以確保達成目標。
交互性是指與環境、其他智能體或人類進行復雜的交互。在多智能體系統中,AI智能體之間需要相互協作、共享信息、協調行動,以共同完成復雜的任務。同時,它們也可以與人類進行自然的交互,理解人類的意圖和需求,并做出相應的響應。
社會性是指具有與其他智能體或人類合作的能力,不同的智能體可根據各自的意圖與其他智能體進行交互,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種合作基于智能體對環境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對其他智能體意圖的識別。這種社會性使智能體不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個融入社會互動的伙伴。
02
智能體發展階段和挑戰
《企業家》:目前智能體處于什么發展階段?
顏艷春:目前,智能體尚處于初級階段。未來人工智能會像人類一樣不斷進化,從最初的簡單應用到能完成復雜任務,再到具備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根據自主程度,可以分為三個自主等級。
第一級,適應型智能體。具備學習能力,根據用戶行為和新數據進行調整和優化,如推薦系統、動態客服系統。
第二級,自主目標驅動智能體。能自主設定和追求目標,具備任務分解和規劃能力,如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投顧系統、多步驟任務規劃的AI助手。
第三級,完全自主適應型智能體。在未知或動態環境中自主學習、調整策略并執行復雜任務,無需人類干預,如全自動科學發現、DeepMind的AlphaFold、未來愿景中的完全自動駕駛車輛。這個階段或將出現一大批“未來的愛因斯坦”,成為超越人類科學家的 AI 科學家。一個預測型的科研智能體或醫學智能體可以自動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從生成假設、設計實驗到分析數據、驗證理論,甚至提出全新的科學理論。它們通過自我學習和數據驅動的方法,不斷探索未知領域,推動科學進步。
《企業家》:據您觀察,目前智能體在中國的應用優先集中在哪些領域?
顏艷春:中國智能體目前在 To B 和 To C領域均呈現平行發展的態勢。在智能體應用開發上,中國和美國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全球互聯網大廠也紛紛發力,百度和阿里都在積極開展智能體應用相關業務。然而,僅制造發動機是不夠的,需要實現端到端的工作流程,接管90%的人類活動,才能成就大產業。最近DeepSeek的表現非常驚艷,意味著過去經幾千億訓練的大模型智能可濃縮到一臺小機器里,機器智能越來越接近人類水平,比如 AI 自動駕駛技術。
在制造業領域,智能體的應用正徹底改變傳統生產模式。它們能夠實時收集和分析生產線上的各種數據,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預測設備故障并提前進行維護,從而大幅減少停機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在教育領域,始末科技、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有道、猿輔導、作業幫、火花思維、科大訊飛、松鼠AI等紛紛開發了智能體,為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教學內容,為教師提供教學決策支持,優化教學過程。
大模型的平民化也催生了一系列原生硬件產品的蓬勃發展,如雷鳥創新、Rokid、李未可科技、華為、小米、未來智能、百度、阿里巴巴等開發的AI眼鏡、AI耳機、AI音響等,正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醫療健康行業,智能體的作用日益凸顯。智能體不僅能夠分析海量醫療數據,還能結合臨床經驗和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為醫生提供精準的診斷建議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甚至能夠實時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并自動調整治療策略。
《企業家》:您認為智能體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技術挑戰?
顏艷春:智能體整體技術架構已發布,目前最大的挑戰還是規劃部分,涉及任務拆解、反思能力等關鍵環節。在大模型小型化方面,以AI 醫生為例,其發展實際上仍受醫療監管機構的影響。在垂直領域數據獲取方面存在很大的挑戰性,需大量高質量數據,不能簡單地將所有數據不加篩選地輸入,否則會適得其反。
如何生產出高性價比的產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今一臺人形機器人的價格非常昂貴,可能高達10萬美元,且全球機器人產量并不高,還需要解決產業鏈配套的問題。因此,智能體既面臨技術和數據挑戰,也涉及產業鏈、生態挑戰,市場的發展可能需要經歷3 ~ 5 年的小周期。
03
智能體投資是一條長期賽道
《企業家》:從投資人角度看,智能體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賽道嗎?
顏艷春:智能體的投資回報率未必低于大模型,投資大模型 100 億元與投資智能體 1 億元,帶來的回報率可能相當甚至更高,因為智能體更側重應用層面。我認為,智能體的爆發將在一兩年內到來,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于 2024年11月發布的報告,AI智能體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8%。
這是一條長期賽道,與當年APP的發展類似,跟隨大模型浪潮的發展應是一個至少 10 年的長周期。從基礎架構開始不斷提升,將為智能體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未來 10 年可能出現許多新的創造發明,例如 AI 消費品、AI 智器以及各種 AI 硬件以滿足人類的需求,過去我們無法預測的需求可能會被放大 100 倍。
人工智能大模型如同電力,正在成為下一個100年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新基礎設施,它將會延續類似互聯網對所有消費品、工業品或者行業的深遠影響,未來所有的APP和應用都會被重新發明一次,所有的行業都將經歷一次重構。
《企業家》:智能體未來的最大落點會是具身智能嗎?未來的人口紅利是機器人紅利嗎?
顏艷春:智能體的發展必將帶動機器人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各領域都將得益于智能體武裝起來的數千億AI員工和機器人。未來10年,AI 智能體將加速滲透至每一個產業、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人,涵蓋人類多種生產生活場景。
未來的人口紅利將從人類人口紅利轉移到機器人口紅利。人形機器人是智能體產業的戰略高地,可能是下一個超越新能源汽車10倍以上的超級產業。將來,機器人將填補因人口紅利消失而帶來的巨大勞動力缺口,最大的稅種可能是機器人稅,一個國家可以根據不同行業收取30%~70%的機器人稅。
未來的可用AI勞動力規模,從AI員工到機器人員工,可能達到 1000 億,創造的財富將是人類的100倍以上。那時,人類基本上已被解放,不再需要為生存而工作,而是為愛好和創新而工作,這將是一個新的AI烏托邦。未來,一臺機器人的價格或許僅相當于一臺電腦,人們可以自己組裝,下載自己喜歡的智能體,直接運行,想讓它變成什么它就能變成什么。中國有望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出口市場,龐大的老年群體也將得到上億機器人的陪伴和護理。
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次社會生產力的飛躍,預示著1000萬億元市場的新人口紅利正等待著新一代創業家們來收獲。
《企業家》:春節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您如何看待DeepSeek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AI 智能體革命?
顏艷春:DeepSeek的橫空出世,將加速數100億AI智能體勞動力大軍和新一輪AI革命,我們即將進入人類AI+產業的核聚變時刻。
AI 智能體是下一場偉大的革命,AI從規則式AI、生成式AI正在加速進化為智能體(agentic AI),勢必將超越互聯網的昔日輝煌。AI 智能體必將迎來繁榮的時刻,引領人類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邁向智業文明的新紀元,加速人類的第三次解放。智能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前行,深度介入人類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場景場景,在企業研、產、供、銷、服等環節、科學發現、醫療保健、文創等領域展現出獨特能力,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正引領人類邁向智業文明新時代。
隨著AI算力和大模型token的邊際成本接近于零,智能體發展將越來越普惠,從奢侈品變成日用品。就像汽車工業革命中福特通過流水線讓汽車普及一樣,智能體和機器人也將通過規模化發展,讓更多人受益。海量的智能體產品與服務涌入市場,價格大幅降低,需求有望實現 10 倍乃至 1000 倍增長。在這個新時代,貧窮或將成為歷史,中產階級生活更優渥,富人體驗更奢華便利,全新邊際革命應運而生,AI 經濟學蓬勃興起,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與無限可能。
未來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或多個 AI 智能體,通過語音或視覺呈現方式完成各種任務,如訂餐、陪跑、與虛擬偶像交流等,甚至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能擁有專屬智能體,記錄其生活習慣和成長歷程。過去建立大量數據和相關能力可能需幾百萬臺服務器、10 萬張英偉達顯卡,未來一個眼鏡、一臺手機、一只手表或許也能擁有。
每個人既可以是某個 AI 大模型或某種機器人的訓練師,也可以像孫悟空72變一樣,訓練不同場景、有著獨一無二人格的AI分身,100個場景,100個分身。每個分身根據不同的場景和任務,搖身一變成為接入多種 AI 特工(AI agent)和多種AGI大模型的硅基機器人或數基機器人,可以是一個數智員工,也可以是一個聊天機器人。
分身經濟將繁榮起來,人人都可以克隆若干個分身,像孫悟空72變,每個分身都可以為人類服務,甚至為分身服務;自由的單人經濟將盛行,甚至出現1人獨角獸公司,每個人的收入將不只是作為碳基人類本體的收入,也包括他訓練出來的所有數基和硅基分身給他賺到的錢。智業文明時代,每個人的平均收入可能將10倍于工業文明時代或現在的收入。
借助智能體技術,想象一下,每個人、每個小組織、每個學校、每個企業、每個國家乃至每個軍隊,都能夠以前所未有的低成本訓練并部署一支由高智商或高情商的機器人組成的AI勞動力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