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美國血液學年會(ASH)是全球血液學領域最受矚目的國際學術盛會之一,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2024年第66屆ASH年會于12月7日至10日在美國圣地亞哥召開,會議期間公布頂尖的血液學領域研究,分享和探討全球前沿的研究進展和突破性臨床研究成果及寶貴的臨床實踐經驗。中國學者主導的研究本屆大會創歷史新高!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是血液學領域探索的最前沿標志,更彰顯了中國在血液學研究版圖上的堅實步伐與卓越貢獻。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吳彤主任團隊宋艷智醫生代表團隊匯報團隊關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既往多線治療后仍未MRD緩解的復發或耐藥Ph+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我們將研究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摘要號:2164
題目: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elapse or resistant Ph+ 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hat cannot get MRD- remission after multi-line treatment
背景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聯合化療大大改善了PH陽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的預后。然而仍有許多患者獲得完全緩解(CR)后,經過多線化療和TKI治療,甚至接受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CD3/CD19雙特異性抗體、奧加伊妥珠單抗挽救治療后,仍無法獲得微小殘留病(MRD)轉陰。對于這些患者,疾病復發率超過70%。我們給予這類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顯示出良好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在此我們報告相關研究結果。
方法
研究納入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間在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接受HSCT治療的32例PH+B-ALL患者。患者經評估為形態學CR,既往接受>4個療程的化療和>2種TKI治療后,或經CAR-T、CD3/CD19雙特異性抗體或奧加伊妥珠單抗挽救治療后,MRD仍未轉變為陰性。
納入患者的中位年齡為30(2-61)歲,男女比例為11:21。10例患者在>4個療程的化療后BCR-ABL1持續陽性(2例患者為流式細胞術陽性);14例患者在一個療程的CAR-T治療后BCR-ABL陽性(13例CD19 CAR-T,1例CD22 CAR-T,3例患者為流式細胞術陽性);5例患者接受至少兩個療程的CAR-T(CD19和CD22 CAR-T)后BCR-ABL1陽性;3例患者在兩個或三個療程的CAR-T后沒有得到CR,隨后接受CD3/CD19雙特異性抗體或奧加伊妥珠單抗治療得到形態學CR;17例患者接受了單倍體相合供者的移植物,11名患者來自匹配(HLA 10/10或9/10匹配)的無關供者,4例來自匹配的兄弟姐妹捐贈者。造血干細胞移植前給予清髓預處理方案,全身照射(分次,共8~10 Gy)或白消安(0.8mg/kg q6h x 3天)/依托泊苷(200 mg/m2 x 3天后)或塞替派(5 mg/kg x 2天)/氟達拉濱(30 mg/m2 x 5天)/Me-CCNU 250 mg/m2/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用于單倍體相合和無關供者的HSCT)。環孢素、霉酚酸酯和短期甲氨蝶呤用于預防急性(a)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根據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兩年內是否存在T315I突變,指導患者接受TKI維持治療。
結果
所有32例患者均實現了持久的植入。中位隨訪時間為725.5(50~1889)天,25例患者存活,未檢測到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兩年總生存(OS)率和無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別為83.3%和79.9%。接受CAR-T或未接受CAR-T的患者的OS和LFS沒有差異(均P>0.05)。3例患者(9.4%)復發,2例患者死于復發。3例患者(9.4%)死于移植相關事件。8例患者(25%)發生嚴重感染,其中6例為肺部感染,1例為顱內感染,1例為腹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感染。9例患者(28.1%)出現I~II型aGVHD,經治療后治愈。4例患者(12.5%)發展為III~IV級aGVHD,其中2例死于aGVHD。4例患者(12.5%)出現廣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2例為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綜合征(BOS),1例為關節硬化,1例涉及多器官。聯合免疫抑制治療后癥狀緩解。
分別在9例(28.1%)和2例(6.2%)患者中檢測到CMV和EBV再激活,但未出現CMV或EBV疾病。4例(12.5%)發生III/IV出血性膀胱炎。兩例患者感染了人類細小病毒B19,一例感染了腺病毒,一例患有人類皰疹病毒6型病毒血癥,經抗病毒治療后均痊愈。
結論
對于這些既往接受過大量治療的患者,OS和LFS分別達到83.3%和79.9%,移植相關死亡率僅為9.4%。因此,基于這些結果我們得出結論,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對已經獲得了形態學CR,但MRD不能轉陰的PH+B-ALL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方法,能使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獲得治愈。我們的研究還表明,對于在多線化療或CAR-T治療后MRD仍不能變為陰性的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仍是潛在的治愈方法。
專家簡介
![]()
吳彤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主任、醫療院長
亞太骨髓移植學會(APBMT)會員及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及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學組副組長
北京影像診療技術創新聯盟-血液病數字診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女醫師協會靶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學機構分會副主任委員
女醫師協會血液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會員
美國血液學會會員
國際血液學會會員
任《中華血液學雜志》、《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及《Blood中文版》編委,《Hematology and Oncology Discovery》執行主編
宋艷智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病區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專業擅長:從事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10余年,擅長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及各種常見移植合并癥的處理;擅長醫學統計分析。
學術任職: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干細胞工程技術分會移植與血漿置換學組委員;McMaster大學健康信息研究中心Evidence-Based Resources Rater。科研成果:作為通訊作者發表多篇SCI論文,最高影響因子12,多次在國際血液學大會上發言或并進行壁報交流。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Plos One》《Journal of Integratieve Medicine》等多個SCI收錄雜志審稿人。
國際會議專區
博醫薈陪你拓寬國際視野
原文鏈接 | https://mp.weixin.qq.com/s/JS_Qu2jjlmG0Bzw8TCdb4A
內容來源 | 公眾號:Htology血液前沿
排版 | 趙微
審核 | 方玥立、賈冬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