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志愿醫生常年參加一個“行走的醫院遠程門診”,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的縣、鄉、村醫的助診下,線上義診。這是前些日子門診遇到的一個病例。
患者是位77歲的老年女性,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前些日子因為氣管炎住院了,就輸上了抗生素,前前后后輸了15天。在輸到第8天的時候,老太太覺得雙手指尖發麻,醫生檢查了一下,覺得患者雙手指有些發白。因為患者擔心輸液把血管輸壞了、堵住了,就來線上的門診問一下。
![]()
這里有這么幾個問題。
靜脈輸液損傷血管,主要引起靜脈的損傷。
靜脈輸液,可以有穿刺損傷、液體刺激、或者無菌操作不嚴格發生感染等,主要是引起靜脈血管的損傷,靜脈炎、靜脈血栓等。要說血流不暢,血管堵塞,應該是影響靜脈回流的事兒,一般跟局部的動脈沒什么關系。比較常見的是靜脈炎,扎針的靜脈血管紅腫、發熱,沿著血管走行往手臂上發展,摸上去血管也會發硬、疼痛,局部溫度升高,嚴重時患者還會發燒;因為輸液的靜脈都是皮下的淺靜脈,要真是發展到深靜脈堵住了,那就會出現靜脈堵塞的一系列表現。而且要說和輸液有關,一般也是輸液的那條血管,不大會兩手的血管同時發病。
![]()
靜脈堵塞和動脈堵塞不一樣,靜脈堵塞是淤血,動脈堵塞是缺血。
- 這位老太太主要說是雙側手指發麻,醫生覺得手指皮膚有些發白。這樣,如果考慮血管堵塞,那應該是動脈堵塞。因為動脈是把血液輸送到各處去的,如果動脈堵塞,靠這支血管供血的部位就會缺血,嚴重的時候會壞死,比如腦梗死、心肌梗死,就是腦血管、心臟的冠狀動脈堵住了,腦組織、心肌發生了缺血壞死。要是手臂、腿上的動脈堵塞了,缺血的肢體就會疼痛、皮膚蒼白、皮溫降低,嚴重時,肢體會出現壞死,皮膚就發黑了。就像前面文章“步行百米腿就酸痛無力?下肢也會缺血發作!哪兒的血管堵了?”里的病例,走走路,缺血的那條腿就酸痛無力,皮膚發白,發涼,動脈搏動也摸不到了。
請助診醫生再檢查一下,患者的皮膚溫度是正常的、溫暖的,手指也不感到疼痛,橈動脈搏動也是好的。這樣,不支持手麻、發白是動脈血管堵住了。
![]()
- 前面說了,老太太是靜脈輸液。一般靜脈輸液要是有問題,是引起靜脈炎,如果嚴重,深靜脈堵住了,那應該是出現上肢瘀血腫脹、疼痛,皮膚不會是發白。因為靜脈是負責把身體各處的血液回收送到心臟的,靜脈堵住了,血液就會瘀滯在堵塞靜脈的遠端,靜脈里的壓力會增高,局部的組織就會腫脹,也會疼痛,不過不像動脈堵住的疼痛那樣劇烈。所以,靜脈堵塞的肢體,會腫脹、疼痛,摸起來發硬、發熱,皮膚顏色也會是暗紅色,因為血液、水分都淤在里面了。
這位患者的情況也不符合。當然,還可以進一步檢查。
針對這位患者雙手發麻,醫生會考慮哪些比較常見的病因?
- 77歲的老太太,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是要考慮的,有沒有腦血管病變導致的雙手發麻?
- 77歲的老太太,頸椎病也是要考慮的。頸椎病時神經受壓、損傷,有可能出現雙手發麻。
- 另外,問診中了解到,老太太的糖尿病,一直是服用二甲雙胍,但是沒有補充維生素B12。
![]()
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里,就有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手腳或者身體的麻木、感覺異常、不敏感等。而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影響腸道對維生素B12的吸收,維生素B12缺乏可以引起、加重周圍神經病變。這一點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往往容易忽略。再有,維生素B12缺乏還可以引起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以前也叫作“營養性貧血”。貧血患者的手指、尤其是甲床的顏色會“發白“。
這些,都還需要相關的專科檢查來確定的。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