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新澤西號戰列艦兩舷齊射,攝于1986年12月。真是壯觀景象,不過假如是船首的兩個炮塔向一側射擊,而船尾炮塔向另一側射擊,會不會出現打轉轉的現象啊?
![]()
1941年冬季被擊毀在一個村莊外的T-34/76,注意炮塔上的迷彩花紋。這種被稱為“冬季森林”或“網格”的迷彩是當時的標準冬季涂裝,對應已涂裝迷彩的坦克,用白色涂料覆蓋綠色部分,土黃和深褐部分則以斜線畫上白色網格;對于純綠色涂裝的坦克,則以粉筆畫出原應涂裝迷彩的輪廓,然后畫上網格。這種工作一般是在修理廠進行,因為比較麻煩的緣故,很多部隊直接把全車涂成白色了事。
![]()
![]()
西紐科夫斯基村的兒童展示他們收集到的德軍武器,攝于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后。大家都很開心,這下玩打仗游戲的時候有真家伙使了。
![]()
列寧格勒第1117號疏散醫院高級住院醫師葉夫根尼婭·尼古拉耶芙娜·蘇利莫娃照料空戰中重傷的飛行員帕維爾·格奧爾基耶維奇·卡夫塔諾夫少校。
卡夫塔諾夫少校是波羅的海第三方面軍第14航空軍第330殲擊航空師第161殲擊航空團團長。1944年8月4日,他率六架拉-5FN戰斗機前出掩護地面部隊,在攻擊4架德國轟炸機時遭到12架Fw 190突襲。蘇機在不利態勢下交戰。卡夫塔諾夫奮力擊落一架Fw 190后,自己的飛機也被擊中,座艙蓋被打破,儀表板碎片扎了他一臉。卡夫塔諾夫的飛機帶著大火返回機場,臉部和雙手都被一級燒傷,他離開飛機后飛機即在跑道上燒毀。因為傷勢過于嚴重,卡夫塔諾夫在送往醫院的卡車上被判斷已死亡,直接送入停尸房。第14航空軍軍長朱拉夫列夫空軍中將得知此事后給醫院打電話要求重新檢查,方救下他的性命。
卡夫塔諾夫在醫院治療兩個月后,尚未痊愈即返回部隊,10月22日恢復飛行。由于眼瞼傷勢未愈,會不自覺流淚,他在飛行時必須佩戴墨鏡。戰后卡夫塔諾夫繼續在空軍服役,并駕駛過多型噴氣式戰斗機,1958年以空軍少將軍銜退役。
![]()
![]()
![]()
冷戰時期蘇聯制造的瑞典S坦克實體模型,據說是哈爾科夫坦克學校使用T-34部件改造的靜態展示品,以便新兵熟悉敵方車輛外形特征。這輛車看起來更像是Strv S2(Strv 103的原型車),與量產型號相比略為失真。
第二張照片是存世的Strv S2,第三張即量產型號Strv 103B。
![]()
一次倒霉的撞擊,T-34把T-60壓得不成樣子。據俄語資料稱,衛國戰爭中記錄了超過160次坦克車組主動撞擊軸心國車輛、坦克、裝甲列車和飛機的事件。但我想這張照片肯定不包括在內,這更像是T-34駕駛員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下的烏龍事件。
![]()
T-34尾部的加溫裝置。我寫《T-34尾部的大箱子》一文時有讀者貼出了紅星模型尾部這一裝置的照片,他認為是一個可加入熱水的水箱,冬季用來加熱發動機。我在外網看到有人對此做出了解釋,這不是水箱,而是一個爐子,原文是罐式爐(tank furnace)。具體用法是冬季車輛需長時間停放時,在車下挖條溝,將爐子放在下面。然后在坦克上蒙上雨布,用一根彎曲的煙囪從爐子里導到外面。爐子點燃后,車體下面會比較暖和,車組可以在溝渠里睡覺,同時車體被加熱,需要時可以較快啟動。
![]()
![]()
![]()
![]()
![]()
![]()
2019年2月27日俄羅斯庫爾斯克市的一起交通事故。當時街道雙向都有軍車隊慢速通過,可能是不耐煩的緣故吧,四輛小汽車“加塞”到兩輛BTR-80之間。突然前面的裝甲車不知何故停下來,然后倒車,大家就都傻眼了。
![]()
![]()
這幾輛T-34/85有著不尋常的炮盾,這是俄國2012年的電視劇《生活與命運(Жизнь и судьба)》中出現的道具車,以模擬戰爭前期使用的T-34/76。據說場景是在庫賓卡附近拍攝,也許本來就是他們的庫存。
![]()
![]()
面包車秒變敞篷車,德國空軍狂風式戰斗轟炸機和大眾面包車的一次親密接觸。據說當時是在夜間,因為有霧能見度很差,在滑行道上的飛機沒有開燈,而面包車又開得太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