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學生在校園食堂進餐時,在飯菜中發現了一枚1.5厘米的注射針頭。校方回應這是給豬打疫苗留在豬身上的斷針。
此事一出立馬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和熱議,校方也是出面積極回應,向社會進行道歉,表示會嚴肅處理。
針對此事,我特別查閱了一下以往的新聞,發現“肉里藏針”的事件還真不少。
![]()
2014年10月,福建漳州的林阿姨,在大潤發超市花50元購買了兩塊新鮮的后腿肉,回到家切肉時,小女兒發現了一根2-3厘米的針頭插在生肉里。
隨后,林阿姨和女兒帶著購物小票和帶有針頭的豬肉找到超市服務臺處理。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卻說,這是建筑用的釘針,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然而,女兒并不認可工作人員的說法。于是工作人員找到了經理來協調處理。經理查看后,首先向林阿姨和女兒進行了道歉,并解釋這是豬肉接種疫苗時留在豬體內的斷針,豬肉并沒有問題。
隨后,經理還表示,林阿姨她們一家,如果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適,可以提供醫院證明,如果食用該豬肉導致疾病,超市愿意負責。
![]()
2016年1月,貴州畢節市的一名張先生,在菜市場花了160元買了20斤的豬肉。沒想到,回到家切肉時,發現肉里有一根2厘米長的注射器針頭。
而后,張先生還發現肉里還能擠出來粉色的物質,像化膿了一樣。于是,張先生立馬撥打了121315投訴電話。
相關部門調查后表示,豬肉上蓋有檢疫章,應該是合格的,市場上同批次的豬肉已經售罄,無法進行檢驗,需要張先生將肉進行送檢再確定原因。
張先生由于工作原因沒有送檢,后來在相關部門的調解下,菜市場的攤主退還了張先生購肉的160元。相關部門也表示會加大對肉類的監管,讓市民吃上放心肉。
![]()
2019年9月,山東德州的苑先生在豬肉片里吃了一枚注射針頭,把一家人嚇壞了。于是苑先生找到購買的商店協商處理。
不久之后,苑先生接到廠家的電話,廠家表示給他100元補償平息這件事。但是苑先生認為這不是100元的事,這是關乎健康的問題,至少應該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而后,在相關媒體的調解下,廠家工作人員對此作出了解釋:每頭小豬在生長期內需要接種疫苗,技術人員在給小豬打疫苗的時候,難免小豬一活動,就出現了針頭留在豬體之內了。
而后,雙方經過協商,廠家將負責苑先生一家的體檢費用,并對此事進行經濟補償。
![]()
![]()
針對“肉里藏針”的現象,有相關生豬養殖的專業人士在社交平臺分享:這些“肉里藏針”的豬,大多都是養殖場的豬。因為豬在生長過程中,免疫和治療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技術員操作不規范,就比較容易發生斷針的情況。
但是,正規的養殖場一般都會對斷針的豬,會打上區別其他豬的斷針耳牌,示意屠宰場尋找針頭。如果斷針不報的話,查出來之后不僅會對技術員進行嚴厲處罰,還會影響養殖場生意和名聲。
上海交大的食堂為什么會出現斷針的豬肉?如果排除不是來自于正規的養殖場,大概率豬肉是來自周邊的散戶或者小廠,斷針后沒有做標記,或者不知道斷在哪頭豬上,也沒有與豬販子溝通,導致帶針的豬肉到了學生的飯碗里。
如果真是如此,上海交大真的要好好查一查食材采購來源,確保食品的安全,還公眾一個真相,也還學生一個安全放心。
![]()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上最敏感的話題,一枚針頭的出現,不僅是對人們飲食安全的威脅,也從側面反映出日常監管領域存在漏洞。
盡管有專業人士給出了合理的解釋,但仍舊不能平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唯有針對監管過程中失職的人員進行嚴厲地處理,徹底堵住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場的漏洞,方能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