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春煒 通訊員 詹蘋蘋
“六一”乘坐61路聽粵語講古。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廣州市越秀區融媒體中心繼去年和廣州巴士集團合作推出3臺文化主題宣傳大巴以來,今年再升級“巴士伴您向未來”巴士+品牌之“聽韻”項目。
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越秀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廣州巴士集團、越秀區少年宮、廣州圖書館開展“童聲講古 巴士悅聽”活動,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粵語講古”為載體,組織中小學生用粵語“講古仔”,在主題宣傳海報中設置“童聲講古”專欄鏈接,并錄制音頻投放在61路和186路車廂電子屏上,發揮城市公交“流動”的優勢,通過“坐巴士 聽古仔”,將巴士與紅色文化、廣府文化的深度融合,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廣府文化,傳播廣州聲音。
![]()
![]()
文化巴士,整裝待發
粵語是廣府文化的一種代表符號,親切、有趣、接地氣。粵語講古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指講古藝人用粵語,對小說或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和講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粵語講古”承載著大量豐富的地方歷史文化信息,也是廣府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之一。
據介紹,本次活動的“講古人”是來自越秀區少年宮粵語講古高級班的學生們,年齡最小的只有7歲,年齡最大的才13歲,他們將新時代的精神與內容注入講古中,用粵語講古講述時代楷模的奮斗故事,講述學生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每次進步一點點的蘇神、小志士馮廣、為孩子點亮夢想的體育老師賴宣治等中國故事、紅色故事娓娓道來,每個故事用粵語演繹扣動人心,津津樂道。他們靈活運用粵語的九聲六調、俚語俗語,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用接地氣的語言把生動有趣的故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用自己的稚嫩童聲,向大家展示了少先隊員傳承紅色基因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有的孩子還會用講古來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學習經歷,從講述別人的故事轉變為創作自己的故事,大有粵語講古小小傳承人的風范。以童聲抒發童心、張揚風采,致敬青春榜樣。
![]()
![]()
孩子們靈活運用粵語的九聲六調、俚語俗語,聲情并茂地講故事
據悉,相關活動主題海報從6月1日國際兒童節起,投放在61路和186路的車廂電子屏中。市民乘客只需掃描主題海報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童聲講古”欄目,隨時隨地聆聽孩子們“講古仔”,體驗廣府文化、紅色故事的魅力。
186路由珠江醫院總站至廣園新村總站,行經解放路、人民路、江南大道等主干道,同時途經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61路與“六一”遙相呼應,該線路為滘口客運總站環線,行經珠江大橋、中山路等主干道。此外,61路配有10臺車,其中一臺是“廣東紅領巾巴士學堂”主題車,這臺主題車以藍天綠草為主色調,融入少先隊旗和少先隊員卡通元素,展現了少先隊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活潑靈動的風格十分引人注目。
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巴士+文化”品牌活動的深入推進,“童聲講古巴士悅聽”活動以“線上知識獲取+線下隨時學習”的方式,讓廣大市民搭乘公交快車,聆聽粵語講古的精彩,體驗粵語講古的快樂,傳承廣府文化。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受訪方供圖
責編 | 嚴藝文
校對 | 周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