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連續出現了兩張新圖,一張被人稱是中方或者美方6代機的驗證機,一張是殲20裝備矢量發動機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因為真相撲朔迷離,引起了不少的爭論。
在分辨之前,要說的是,在這個P圖、釣魚盛行,特別是智能AI越來越發達的時代,真相的判斷已經越來越難了,后面也會越來越難。
![]()
盧克文在“達利安造船廠”上的翻車事件,就很典型,就是一個提醒。那張圖片,對于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分辨還是很容易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那么容易分辨,比如這張:
![]()
這個一開始被說是美方51區秘密測試的項目,也有說這就是一個4月1號愚人節的玩笑。如果是愚人節玩笑,倒也正常。但后面就有人說,這是美方6代機的驗證機。
就這外形?6代機?隱身對6代機是很重要的,比5代機更重要。而這個東西,這奇奇怪怪的造型,這跟3代機一樣的主翼,主翼跟機身翼身融合都不咋地,以及4個大尾翼(也有說X型尾翼)?一般來說,6代機為了隱身,是要盡量減少翼面,特別是尾翼的(因為除非是飛碟,主翼是省不掉的)。比如前面美方這邊對6代機的暢想,鴨翼有沒有都有可能,尾翼一般是沒的:
![]()
即使是搞個所謂的氣動驗證機,也得是這樣的看起來才科幻不是:
![]()
而網絡上對中方轟20的暢想,即使是有垂尾版,也是想定其在飛行時,尾翼是可以放平的:
![]()
而這一款所謂的6代機驗證機,直接搞了4個大尾翼?玩呢?從體型看,這東西似乎并不大;其主翼下掛載的柱狀體也奇奇怪怪的。也就是說,整體來看,這東西是不怎么像6代機驗證機的。然后又發現有人說這是中方的6代機驗證機……
![]()
就不評論了。
隨后,就看到某平時比較喜歡分析氣動細節的的作者,為此專門分析了一篇文章出來,說這應該是美方驗證高速狀態下新型控制率的技術驗證機。然后又看到某大家或許熟悉的作者認為,這個奇奇怪怪的像大撲棱蛾子似的東西啊,6成可能是P圖,4成可能是美方的某款驗證機。
哎呀,你看,是不太好確認吧。熟悉軍事領域的,大家基本都認為這應該不是6代機的原型機/驗證機之類的;如果是真的,可能是某款氣動驗證機啥的,畢竟美方各種奇奇怪怪的驗證機還是挺多的。至于不熟悉的,中方的六代機?
而且,我看他們說,這飛機看著下面沒有進氣道,是在上面——確定嗎?其機頭下面,有沒有一點可能,是類似殲10C那樣的腹部進氣道?畢竟圖片還是挺模糊的,那一片正好是一塊陰影,也有點像不是:
![]()
你看,這世界越來越“危險”了。然后,就又看到有人發了這樣一張圖:
![]()
說這是在臺方某機場,這可能是臺方的某款驗證機……真是,我了個去。
這圖其實沒啥勁,不如看這個:
![]()
殲20,編號2012的原型機,其右邊的一臺發動機,是矢量發動機;這臺矢量發動機,外形看起來有點像殲10B裝備的太行改矢量發動機。
![]()
是吧?但有人說,這是P的;有人說,這看起來有點像WS-15……這就比較麻煩了。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殲20已經裝備了WS-15在測試,至于編號2012這架是不是真的,是太行改,還是WS-15,管他呢,不費這個腦子。
只是啊,后面分辨東西,哪怕是很熟悉這個領域的,恐怕也會越來越難嘍。
當然,也是有確定的好消息的,比如這個:
![]()
使用國產WS-20發動機的運20B正式公開服役,WS-20終于修成正果。祝賀運20,祝賀WS-20!
作者:晨曦防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