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 展
筆者出生在錫山腳下五里街畔的一個農家,由于住地就在五里街道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我還是一個稚童時,五里街上每天總有出殯行列經過。因為在二十世紀初無錫人還沿襲著封建時代的習俗,人們總相信要在靠山向陽的地方,覓上一塊風水寶地營造墳墓。所以,不管是錫山、惠山、青山,一直到山脈延伸的山坡上,都是密密層層、此起彼伏的墳墓。既有具有石象、石馬、石龜、石翁仲的古貴族豪墓,也有青磚圍墻、石柱門框上鑲刻楹聯的大墓,最起碼的也是一杯黃土的土墓,真是滿山都是墳。就連五里街旁小溪對面的土崗上,也是參天大樹下擠滿了一座座墳墓。有些人家在死人入棺大殮之后,認為尸骨未寒不能入土,要等上二、三年,一般在冬至之后才入土安葬。因此,在錫山、惠山的山腳下,一間間墳堂屋也應市而興。小小的一間可以容納五、六具棺木。大的稱為山莊,占地數畝,造屋一、二十間,作為棺木寄存之所。如錫山腳下的錫周山莊就是其中較大的墳堂屋。由于如此,五里街上每天送葬隊伍絡繹不斷,有的直接就墓安葬,有的寄存山莊。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五里街雖還保持著用青磚鋪成條狀行的古式路面,但已不是像過去記載中描述的那種“一枝楊柳隔枝桃,清清溪水緩緩流”的優美景色了。雖也殘存有幾棵楊柳幾棵桃樹,但被溪水對面陰沉沉的墳墓覆蓋,再加上每天上午的出殯行列,益顯得分外凄涼。在那時,出殯送喪行列是根據各自經濟地位而不同的。一船平民出殯,前面是二、三個道人碰著鐃鈸,吹著嗩吶開道,隨后是穿著孝服的兒子、孫子們垂首步行,再后面是四人或八人抬著上面覆蓋著紅氈單的靈柩,條件好的也用繡金線的材罩。而旁邊總有一個人提著籃子,里面裝滿紙錢(是硬的黃色紙片,宛如骨牌大小)一路拋撒,這叫“買路錢”。靈柩后面跟著一群穿著孝服的女眷,有的也有幾肩青衣小轎抬著前進。到后來人力車興起,也就改乘車子了。這是一般平民送喪。
![]()
條件好的則因經濟地位不同講究排場,居然也是鳴鑼開道,旗幡招展,管樂聲聲。隨著西洋軍樂進入中國,有的還雇了穿著軍樂隊服裝,使用洋號的軍樂隊,那時俗稱“洋人隊”。這樂隊都是八人組成,有大鼓、小鼓、大號、小號、長號等,一隊人一行旗。更有甚者,還用人推著下裝輪子,高一、二丈的古裝神像,叫“開路神”。在出喪行列中,還抬著一些素裝竹亭,一般里面掛著死者放大的照片,也有供著祭品裝著紙錠的,還有掛滿祭文挽聯的亭子。那時還不興花圈,這些用人抬的亭子都夾雜在旗幡之中形成開道行列。隊后就是孝子、孝孫及男性送喪人員,一般都穿了白長衫,束著白腰帶。而重孝的兒子則在白衣白帽之外,還要披麻戴孝,就是在白帽之外還要加上頂上有三條青色或白色的紙帽子,上面垂著二個棉花球,叫“三梁冠”,身上則是在白衣外面加上用麻做成的衣裙,腳上穿著草鞋,這種裝束好像叫做“斬蓑”。身穿重孝的孝子,兩邊都有人攙扶著,垂手俯身,踏著沉重的步子前進表示哀傷。有的人家還用竹竿支撐著的方形白布圍城,讓人拿著把孝子圍在中間行走。孝子之后就是靈柩,靈柩一般罩有金絲繡的材罩,頂上裝有五鶴朝天的雕塑。有的人家還在靈柩前后用白布和紙扎成龍頭龍尾或風頭鳳尾,這是根據死者性別而定的。靈柩一般至少八人抬,多的也有十六人、二十四人等扛抬。靈柩后面就是一連串乘著青布小轎的女眷,在轎中啜啜地哭泣。更奇怪的是,在轎子行列中,還有一頂抬著一個女人的小轎,按著死者的不同情況,那女人“老爺……太太……”干號不停,這就是喪家出錢雇來專門哭喪的,叫“衰喪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個叫阿風的衰喪婆成為無錫地面上人人皆知的人物,真是無奇不有。
出喪排隊啟程時,有的人家還雇了放銃人鳴放火銃 。所謂火銃,就是一個長柄,上裝鐵銃,內裝火藥,點了藥線,轟轟放炮,然后出喪隊伍啟行。半路上可能會遇到親友在路旁設的路祭,就是用一張半桌擺了幾色祭菜和供果,在靈前一祭。這時喪家必須有長房長孫匍匐在地進行答謝。一直到無錫解放前的送喪出殯行列基本都是如此,不過是因地位、經濟條件的不同而排場不同而已。
以上是解放前城市平民和工商土紳的出喪風俗。但在舊社會,城市中最底層貧民的喪葬就明顯不同了。一般是幾塊木板釘成的薄皮棺材,扛到荒地義冢挖土淺埋。一些凍死、餓死的乞丐,則被當時的慈善機構收尸,用薄皮棺材或蘆席一卷,往義冢上一埋了事。當時的五里街口外吊橋堍的萬壽巷后面,就是這樣的荒墳義冢。義冢在五里湖北邊,用黃石筑成一個高高的圍墻,里面就是一大片荒地作為葬尸之用。這里狐群出沒,野狗亂串,陰風凄凄,尸臭陣陣,人們走進這里都要掩鼻。解放后人民政府便在這里平了荒墳,建造居民新村,這就是最初安置一般平民的五里新村,如今誰又能想到這里原是一片義冢荒墳呢?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喪葬風俗也開始逐步地變革。在開始的十年中即五十年代,國家為了建設需要開始對山坡墳地進行征用,已葬墳墓限期遷墳,從此改變了無錫人占山向陽、風水寶地的觀念,錫山、惠山、青山的墓地紛紛遷墳。這時,民政部門在梅園以西的茅城山開辟公墓,并在城中公園斜對面設立了公墓辦事處。提起公墓,事實上無錫早在三十年代就有開明人士仿造上海公墓的形式,在河埒口附近下余巷南面辟地數十畝,建造了一座公墓。高大的牌坊型大門上書無錫公墓,進門也有花臺、樹木和涼亭。一排排齊整的墓地,豎立著精刻的墓碑,有的還嵌著死者照片。墳不用土堆,而用石刻墓蓋,還雕有花形。由于這里環境幽靜,也常有一些戀人在這里談情說愛。但是,隨著國家征地的需要,這里也被限期遷墳了。
茅城山公墓的建立是適應了形勢的需要。在五十年代,棺木土葬還是允許的,火葬則剛剛開始提倡。一些人對火葬在觀念上思想上還沒有轉變過來,因此,茅城山公墓還是為棺木土葬而設穴的。公墓隨山方向設區設排,按山坡建成梯田形的一排排墓道,一直延伸至半山腰。每一排左右各有十塊墓地。由于棺墓葬占地較大,一個墓地可能有 6~8平方米。每墓之間圍以紅磚為座水泥澆注的花格圍墻,墓旁還種有松柏和花草。這里,有錢的人家也可以營造家墓。在公墓最高處就有一座用花崗石鑿成的橢圓型大牌坊,上書“唐墓”兩字,下面是主穴及附有六七個小穴的墓地,只是不知具體是誰家營造的家墓。
到了六十年代,無錫地區的喪葬風俗開始出現大變革。受“文革”影響,喪葬舊風俗也隨之作為破“四舊”的目標而被廢除,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因形勢變化而改變。由于這時已買不到棺木,更找不到安葬的墓地,因此,火葬便成為唯一的選擇。這時無錫的火葬場遷到了錢橋赤墩里的一座小山坡上,除了專門的焚尸爐外,還建有好多禮堂。以供人們追悼死者,瞻仰遺容。人一旦死后,就可通知火葬場把尸體先接去冷藏存放,還要對死者進行洗身、化妝。因此,喪葬形式也有了根本改變。一般喪家都在家中供著死者照片,墻上掛了挽聯綢幢,靈堂里放置著子女親友送的花圈,桌上供著點心肴菜水果香煙,錄音機里放著哀樂,有些迷信人家還請了念經婆來念佛經。一般人家并不立即火化死者,要等三朝或五朝尸身冷卻之后才進行火化。這時,將尸體火化也按過去棺木下葬的稱呼一樣叫做“大殮”。大殮之日一早,所有至親好友都到喪家,佩上黑袖套,在死者遺像靈前吊唁。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的工會也會派人前來送花圈參加悼念儀式,有的單位還提供去火葬場送喪的大客車。到了出喪的時候,大家按長幼次序一一在靈前鞠躬舉哀。然后,由孝子捧著遺像走在隊伍前面,后面的人們拿著花圈,提著播放哀樂的錄音機,排隊上車去火葬場。到了八十年代,有的出喪人家又雇了軍樂隊來送葬,到九十年代,這種吹奏軍樂送葬的習俗已很流行了。送喪的軍樂隊也形成了一套規矩,領隊成了掌握喪禮的司儀,由他在門前指揮吹樂迎客,指揮長幼按次序到靈前吊唁,也由他在前引導送喪行列登車去火葬場和火化后的回喪。
火葬場在火化前都會按事先約定的日期布置好靈堂,布幔之后停放著化好了妝的死者。追悼儀式上,一般都有子女致悼詞,追頌死者生前德行。最后由子女和親友排隊向遺體告別,隨后由火葬場工作人員將遺體送入焚尸爐進行火化。
遺體火化之后,骨灰裝入匣內,七十年代時一般都將骨灰匣寄放在火葬場。火葬場設有專門寄放骨灰的大廳,里面是一只只分成上下左右數層的存放骨灰的格櫥,每格進行分區編號,每號寄放一匣骨灰。有的人家還供著塑料花或是塑料精制的小花圈。以后,隨著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的好轉,無錫又出現了供葬骨灰匣的公墓。如青龍山公墓,開始不過在山坡上按區按號辟土一塊,設兩穴,以供夫妻合葬。后來發展到營造比較高級的公墓,筑有圍墻,豎有雕刻精美的花崗石或大理石的墓碑,墓旁栽花種樹,有石供桌、石拜墊,甚至石獅石龜。據說比較講究的華僑公墓,小小一處墓穴就要上萬元。這時的喪家,火化之后,就將骨灰匣送到公墓安葬,然后捧著死者照片回喪。隨著火葬和公墓的普及,許多人家還在活著時就購買好壽穴,以至墓穴的價格水漲船高。精明的公墓經營者很會動腦筋,在每一個壽穴里都放上一個泥塑的不倒翁,以討口彩讓購地者歡喜。當然,這個不倒翁的售價也是不低的。這是無錫人在二十世紀末逐漸形成的喪葬風俗,造成了公墓事業的大發展。如今梅園以西的山坡上都漸漸開發成公墓,青龍山公墓也發展到青云山桃花山一帶。每年清明前后,通往梅園的公路上車流人流絡繹不絕,經常堵塞交通,往往要提前出動交通警維持秩序。
![]()
進入九十年代,許多有識之士作出將骨灰處理的遺囑,有的灑向太湖,有的灑向長江,有的將遺體捐獻作為醫學事業之用。民政部門在清明節前后,組織到江陰長江拋灑骨灰。所有這些,已慢慢開始形成了新的喪葬風俗。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