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你介紹的是兩位設計師的可持續材料研究-Second Skin。 靈感來自于人與自身代謝物的情感關系,以撕拉面膜為材料的入手點,通過提取與其他物質的實驗后,發展得出的生物皮革。
![]()
在洗澡時,頭發、皮屑等人體代謝物脫離人體后,會讓人對它們產生厭惡與惡心的感覺,而這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在《恐怖的力量:論卑污感》一書中,法國哲學家朱莉婭·克里斯帝娃首次提出,卑污感指的是當人面對不再屬于完整身體一部分而存在的殘肢斷臂、鮮血、毛發等體外排泄物時,所感受到的高度恐懼感和脆弱感。當我們痛苦地回想起自己物質中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時,我們地反應是厭惡的與恐慌的。基于此,我們想要去探討人與自身代謝物的情感關系以及‘卑污感’。
Second Skin項目最終以可持續性生物材料探討了未來時尚產業的新可能性。
Second Skin項目設計師
胡鈺
服裝、新材料設計師
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現就讀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Textiles Soft System
武嘉鑫
產品、新材料與服務設計師
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產品設計專業
我們致力于研究可持續材料與產品,探索在多種媒介與跨領域研究下未來的多種可能性。
![]()
撕拉面膜實驗
通過一些實驗與藝術表現的探討過程中,我們發現撕拉面膜作為去除人體皮膚角質、污漬的一種材料具有成膜性,而這種特性正是符合我們對于人體“第二皮膚”的感覺。以此開始,我們調查發現了利于成膜的諸如植物膠、紅茶菌提取物、甘油等成分。
![]()
針對這些成分,在進行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材料實驗后,最終發展出了類似人皮質感的半透明生物皮革,且材料隨著成份的改變與比例的變換可達到不同的物理特性,并在探索人類身體物質性時進一步制作出了生物蕾絲。
![]()
而在材料的染色上,我們選用了植物染料,因為花草樹木的生長凋零正好可以體現人類的代謝以及身體的物質性。通過實驗我們研究出來了下面的材料小樣。
![]()
生物材料小樣
![]()
生物蕾絲材料
![]()
生物印花材料
當這些生物材料的出現后,又同樣引起了我們對于人類與服裝之間關系的探討。眾所周知,無論是傳統面料在生產時邊角料的大量剩余,還是化學染色造成的水資源浪費與污染。
![]()
生物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
如今時尚行業的詬病都在將我們推向如何建構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而我們相信這樣一個 生物材料的可持續性將轉變大眾的消費導向,因為它嘗試性的解決了以上的詬病,由此我們設計出了一系列的服裝以及其他衍生品。
材料實物設計應用
![]()
![]()
生物皮革服裝設計
![]()
![]()
![]()
生物皮革飾品
![]()
生物皮革服裝細節
![]()
生物皮革飾品
設計探討
立風:
你們這個項目是什么時候開始,進行了多久呢?
武嘉鑫:
我們是在19年的暑季開始的,當時正值全球各地開展“禁塑令”。很多設計師與藝術家也在討論著自己對于可持續性材料或是塑料的再設計,同樣也激發了我們對于生物材料的興趣,直至當下項目都依然在進行當中。我們在繼續開發材料的新可能性以及尋求更多的設計師、材料領域以及商業的合作。
立風:
你們在做實驗中遇到有趣的事么?
武嘉鑫:
材料進入實驗階段時,正值全國疫情與年末春節時期,我們選擇了留在北京過年。因無法去往工作室,就只能在合租屋的廚房里,利用身邊的一些簡單工具繼續材料試驗,期間也總是弄得又臟又亂,為了不影響其他租客使用,我們總是選擇晚上進行。有一次被其他租客撞見,看得滿屋實驗器具、瓶瓶罐罐,她還小心翼翼地問“你們是在開什么小作坊嗎?”。
立風:
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材料的特性?
武嘉鑫:
我們的材料通過調整成份比例,可以實現材料在柔韌度、硬度和延展度上地變化。例如我們所做成品的這個材料,有類似皮革的質地,耐拉伸、耐磨,與傳統服裝面料相比,在可回收的成效性與便捷性上,也更占優勢。
立風:
這個材料的研究得到的成果,你們準備怎么利用呢。是否有商品化的打算。你們覺得商品化的困難有哪些。
武嘉鑫:
其實相對于成果,我認為這其中的研究過程對我們來說更重要,我們需要查閱大量文獻,尤其是當我們了解的“塑料”出現也是出于環保的目的。這不免讓我們開始認識到材料的綠色環保或是可持續性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復雜得多。
從原料的產出、收集與運輸,到對原材料的簡單加工以及深加工,再到使用材料進行商品化的設計,乃至產品流水線的制作工藝,進入消費者手中后如何使用,最后到如何處理廢料與回收等過程,都讓我們認識到一個材料之于這個世界的復雜性。手中這款材料的出現,也只是我們對于當下塑料污染的一種自我嘗試,也想以此激發更多人去參與討論。就比如現今更多商家開始用紙質吸管去代替塑料吸管是否為最佳的選擇?
我們確實在嘗試將材料產品化,首先需要更多的生物化學領域人士與廠商的合作,實現可工業化的生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基于品牌的建立與推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
▽ 研究者聯系方式:
胡鈺:
Ins: rourou.huyu
Email:256089@network.rca.ac.uk
武嘉鑫:
Email:jiaxindesign@outlook.com
(本文文字圖片歸研究者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或商用。)
???
若谷關注材料研究
![]()
微信/新浪微博/MONO|若谷設計
公眾號ID|RuoguDesign
合作/轉載/投稿/探討可加主編微信|liluli10
若谷原創文字,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