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表達敬意出于本心,而非硬性要求”
11月6日晚,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通報:今日,有網民反映我區一所學校門口管理問題。區教育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開展調查,該校確實存在相關問題。現已對該校負責人進行嚴肅批評,要求學校立即整改,并吸取教訓,全方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從網友曝光的視頻看,學生身上掛著綬帶站在校門口,當車輛駛進校園時,便舉起右手敬禮并高喊“老師早”。50秒的視頻里,共有10部車進學校,兩排的學生也一齊喊了十遍“老師早”。而校門外的連廊上,有學生正在排隊等待進入學校。
![]()
在官方通報發出之前,該校一工作人員稱視頻為“惡意剪輯”,校方未要求學生行禮問好,“孩子們非常熱情向老師打招呼,老師在車內也有向學生招手回應。”然而,媒體采訪到該小學副書記,按照他的說法,學校確實安排了老師和學生值周,在校門口迎接師生并向他們問好,只不過,學校規定老師必須和學生互動,沒有置之不理。
矢口否認又前后矛盾,校方的辯解顯得蒼白。面對公眾質疑,不及時自查自糾,反而指責揭露問題的人,這樣的態度讓人無法接受。
只是熱情打招呼,學生何必齊刷刷地敬禮?真想回應學生,老師們為何不打開車窗?答案自不待言。緊閉的車窗掩蓋不了校方管理的弊病——特權思想和形式主義作祟。
老師和學生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成長便是最好的禮儀。尊師重道,表達敬意出于本心,而非硬性要求。讓學生敬禮迎接老師車輛,不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還偏離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嚴肅批評、立即整改實屬必要。
此外,此事還有一處細節:學生到校時間,車輛進進出出合適嗎?就算老師車輛沒有單獨的通道,人車分流、限時限速也應有嚴格規范,而不是讓值周學生列隊,讓其他學生排隊等待,“派頭”和形式主義暢行無阻。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處處應“以學生為本”。望涉事學校深刻反思,將形式主義拒于校門之外。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
編輯:任思凝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