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入戶勸阻、緊急止付
沈陽警方
依托“四清一宣”反詐機制
多方聯動、快速響應
與詐騙分子“賽跑”
阻斷3起電信網絡詐騙
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6.68萬元
入戶攔截,揭穿“刷單返利”陷阱

10月30日11時30分,皇姑分局接到緊急預警指令,轄區居民彭大爺剛從銀行取出25萬元現金,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分局立即啟動反詐預警機制,塔灣派出所民警迅速上門勸阻。
接到指令后,民警洪宇迅速撥打彭大爺電話,但均被老人掛斷。情況緊急,洪宇一邊聯系彭大爺的女兒協助勸阻,一邊火速趕往老人家中。當他趕到時,彭大爺正拿著25萬元現金準備出門。
“您要去哪里?這錢要交給誰?”面對民警的詢問,彭大爺表示,他參加了某平臺的“補貼活動”,需要線下交納25萬元才能獲得“優惠”。洪宇當場識破騙局,立即進行勸阻。
然而,老人起初并不相信民警的勸說,堅稱自己“有投資經驗”。洪宇找來社區干部和彭大爺的親屬共同勸說,通過真實案例剖析詐騙手法。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耐心工作,彭大爺終于醒悟,說出了實情。
原來,彭大爺此前在某網站上看到一款APP廣告,聲稱“每天做任務就能賺錢”。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彭大爺準備提現,卻發現系統提示操作失誤、賬戶被凍結,需要交納25萬元“保證金”才能解凍。幸好民警及時趕到,戳穿了騙局。
![]()
認清真相后,彭大爺在女兒陪同下將25萬元現金存回銀行。彭大爺感慨地說:“以后再也不信這些天上掉餡餅的事了!”
40分鐘緊急攔截5.68萬元

10月23日9時58分,市局偵查中心在工作中發現,謝先生疑似遭遇“同城交友類”詐騙。
“你是不是點了‘同城交友’的鏈接,‘客服’讓你交錢……”市區兩級偵查中心同步開展工作,和平分局偵查中心民警孫昭陸迅速與謝先生取得聯系,在民警的勸導下,謝先生承認其在網上預約了“同城交友”,“客服”以“交保證金、墊付打車費”等理由讓謝先生轉賬,而后又以操作錯誤、銀行卡被鎖為由,讓謝先生準備現金,用于線下交易。
![]()
謝先生剛剛取來5.68萬元現金,就接到了民警的電話。隨后,民警到達現場,幫助謝先生卸載了手機中的詐騙軟件,保住了5.68萬元。
深夜止付,破解投資類騙局

近日,民警在工作中發現,市民王女士疑似遭遇投資類詐騙,正在多家銀行網點頻繁取現。偵查中心立即向沈北新區分局發送預警指令,民警于宏濤、張峰立即行動,于當晚22時26分找到王女士。
![]()
“我在網上認識一個中介,說有內部購房名額,讓我準備現金……”王女士準備好36萬元現金,計劃第二天“購房”。民警向王女士進行了反詐宣傳,解析了投資類騙局的詐騙手段,王女士恍然大悟。次日,民警再次上門,陪同王女士將36萬元現金存回了銀行賬戶。
警方提示
牢記三點,守住“錢袋子”
(一)核心原則:要求如此取現的,都是詐騙!
無論對方自稱是誰,以何種理由(安全賬戶、資金公證、刷流水、清額度),但凡最終要求你離開銀行柜臺或ATM機,進行線下現金交易或存款至“指定賬戶”的都是詐騙。
(二)關鍵動作:接到96110來電,請務必接聽!
當您接到96110來電時,尤其是在對方要求您進行大額現金取現操作時,請立即終止取現、送款等行為。
(三)終極防線:說明事情原委,積極配合上門勸阻的民警!
民警上門勸阻,是為了保護您的財產安全,請您積極配合,如實說明情況,這將是阻止詐騙發生的最后一道防線。
來源:平安沈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