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以色列和猶太世界?
● ●●以色列社會
作者:撒冷之眸
紐約市,這座猶太人最多(比耶路撒冷多兩倍)的城市,正在迎來其歷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長——佐赫蘭·馬姆達尼,這位長期支持抵制以色列運動的印度裔穆斯林政客,昨天成功當選全美猶太人最多城市的市長。這一結果與近期馬薩諸塞州、馬里蘭州民主黨在州長選舉中的連勝相互印證,揭示出美國政治生態正在經歷深刻重構。其中有三個關鍵信號值得警惕:
首先,美國選民的立場正在發生變化。據報道在紐約市長選舉中,約三分之一猶太選民將選票投給了馬姆達尼。這一數據背后,反映出普通選民在政治傾向和經濟現狀上的現實選擇。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惡化的治安環境和低迷的教育質量,極化的政治傾向正在超越傳統的政治博弈規則。這不僅是選民的選擇,更是美國社會內在危機的表現。
![]()
其次,所謂“進步派”話語體系正在重塑美國社會認知。馬姆達尼的成功并非個案,而是民主黨內部進步派勢力崛起的必然結果。從"黑人的命也是命"到"抵制以色列運動",簡化的道德敘事正在取代復雜的地緣政治。這種非黑即白的認知框架,使得年輕一代在缺乏歷史洗禮的情況下,輕易接受了將以色列妖魔化的片面論述。
第三,美國對以政策的社會基礎正在松動。傳統上,支持以色列是美國社會的共識性立場。但如今,這一共識正在被進步派的價值議程所侵蝕。馬姆達尼在選舉中公開為"從河流到海洋"的口號辯護,在哈馬斯發起10-7恐襲后仍堅持指責以色列,這些言論沒有阻礙他的當選,反而成為其進步派的標簽。
深層次觀察,這三個信號指向一個更嚴峻的現實:美國政治正在經歷代際價值更迭。年輕選民對以色列缺乏歷史記憶和情感聯結,卻對進步派倡導的社會正義議題充滿熱情。這種代際認知斷層,正在動搖美以特殊關系的社會根基。
未來五年,我們恐怕將目睹這一趨勢的深化:
民主黨內的進步派勢力將持續壯大,傳統親以立場將面臨更多內部挑戰;校園和媒體中的反以敘事將更加嚴重,形成自我強化的輿論閉環;美國猶太社群的內部分化將加劇,年輕一代與傳統組織的聲音將出現明顯裂痕。
馬姆達尼的當選不是終點,而是美國政治轉型的一個路標。紐約是美國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城市,這是紐約有史以來第一位穆斯林市長,美國目前至少有四個城市市長是穆斯林,其中三個在密西根州,部分城市的穆斯林比例超過55%。而在最近兩年的英國選舉中,新選出的11個城市的9個城市的市長是穆斯林。歐洲其他城市包括布魯塞爾,鹿特丹和漢諾威等十多個城市的市長也是穆斯林,預計穆斯林的比例在歐洲還將進一步上升,一些穆斯林甚至宣揚,歐洲的未來屬于穆斯林,世界的未來也將是穆斯林。
![]()
美國特朗普推行的極右政策,正迎來極左陣營的強烈反彈,右翼群體即將一步步遭到反噬。
歷史反復證明,政治生態的鐘擺從未停止。極左的浪潮往往催生極右的回響,極右的高墻也常引發極左的顛覆——這恰似中國智慧中的“否極泰來”,任何極端走向盡頭時,總會孕育其對立面的新生。然而,這種循環不是進步,而是迷失。真正的出路在于超越“左右”的標簽之爭,在堅守真理與正義的基石上,汲取不同立場的智慧:既要有左翼對公平的追求,也要有右翼對秩序的重視。唯有在動態平衡中尋求中道,才能打破極端輪回的宿命,走向真正包容而堅韌的文明。
放眼世界各國,一些領導人在極右或極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最終將會走向他們不想看到的對立面。
為能讓本公眾號運營得更好,請多轉發和贊賞我們
關注以色列計劃
聯系我們可通過微信:Israel5778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以色列和猶太世界?
所有內容可免費轉載:開白請文尾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