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北京消協)
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隨著天氣轉冷,羽絨服消費市場逐漸升溫,相關消費投訴也明顯增多。本文結合真實案例,為您梳理選購羽絨服的“避坑指南”,助您買得放心、穿得暖心。
投訴案例
王女士在某平臺購買了“大牌同款羽絨服”,宣傳頁標注“白鴨絨絨子含量90%、充絨量220g”,實際收到的水洗嘜卻只標“白鴨絨”,關鍵信息缺失。
李先生網購的羽絨服穿了幾天就開始跑絨,袖口、腋下羽絨毛外溢,客服以“跑絨屬正常現象”為由拒絕處理。
趙先生在直播間搶購的“特價羽絨服”,開箱即聞到刺鼻鴨臭味,內里填充物結塊發硬,標簽上的“質檢二維碼”無法掃描。商家以“穿過就不能退”為由拒絕退貨,盡管吊牌并未拆除。
劉女士購買的羽絨服經檢測填充物為“飛絲”,商家以“超過15天質保期”為由拒絕退款。
選購避坑
記準“三不買”,做好“六檢查”
![]()
三類羽絨服再便宜也別碰
1
標簽“含糊不清”的不買
如缺少絨子含量、充絨量,或標簽信息前后矛盾、質檢二維碼偽造的,盡量不要購買。
2
填充物“不對勁”的不買
羽絨服摸起來結塊、按壓后回彈緩慢,說明蓬松度不佳;若有毛片、絨絲等從面料或者針眼處鉆出來,說明防鉆絨性能差,不建議購買。
3
有刺鼻異味的不買
開箱有刺鼻氣味,不僅影響穿著體驗,還可能引發皮膚不適,此類產品即使價格低廉也應避開。
![]()
六步檢查法挑出優質合適的羽絨服
1
看吊牌:信息是否齊全
要注意查看產品使用說明(吊牌)是否完整、準確,重點關注執行標準、安全類別、填充物、絨子含量、充絨量、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
2
看標準:是否執行新國標
新的羽絨服裝國家標準(GB/T 14272-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核心變化是用“絨子含量”取代“含絨量”。舊標準中的“含絨量”包括“絨子”和從絨子上脫落下來的“絨絲”,而新標準“絨子含量”則特指“絨子”所占的質量百分比。絨子含量能更真實地反映羽絨的保暖性能。
![]()
![]()
在同等充絨量的情況下:
絨子含量≥90%:適合嚴寒地區、戶外活動及高保暖需求人群。
絨子含量80%-90%:滿足大部分地區冬季日常御寒需求,性價比較高。
絨子含量70%-80%:適合初冬、深秋或氣溫不太低的地區。
絨子含量<70%:可能摻雜較多羽片,需謹慎選擇。
若未標明“絨子含量”,很可能是舊國標存貨,建議優先選擇執行新國標的產品。
3
看充絨量:是否適合穿著環境
充絨量是指羽絨服填充羽絨的總重量,充絨量會根據羽絨服長短大小不同而有所變化,充絨量的多少,會對保暖性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常見充絨量參考:
100g左右:適合0℃~-5℃的環境
150g左右:適合-5℃~-10℃的環境
200g左右:適合-10℃~-20℃的環境
300g左右:適合-20℃及更低溫的環境
羽絨服的充絨量在100g到300g之間比較常見。如果需要更保暖的羽絨服,可以選擇充絨量更高的款式。但是,充絨量過高也會增加重量和厚度,影響穿著舒適度,需根據實際需求選擇。
4
測蓬松度:判斷羽絨質量
將衣服鋪平,等待3分鐘讓羽絨恢復自然狀態,用手按壓后快速撤回,觀察其回彈速度與形狀。松開后如果能迅速恢復到原狀,說明蓬松度較好,保暖性能較佳。
5
聞氣味:判斷是否處理得當
優質羽絨服經過加工處理應無異味。若有刺鼻氣味,可能是填充劣質羽絨或面料問題,需謹慎購買,以防引起過敏或健康問題。
6
輕拍打:檢查是否鉆絨
用手搓揉或輕拍羽絨服接縫處,如有毛片、絨絲鉆出,說明防鉆絨性能差,穿著后可能出現嚴重鉆絨,影響保暖且易引發呼吸道不適。
維權避坑
留足憑證,糾紛解決有步驟
1
購物憑證要齊全
線下購買時,發票務必注明品牌、型號、購買日期、充絨量等詳細信息;線上購物需截圖保存宣傳頁、客服聊天記錄、訂單信息,吊牌拍照留存,避免“舉證無門”。
2
糾紛解決按步驟
第一步:憑購物憑證與商家協商,明確退貨、退款或賠償訴求;
第二步:若商家拒絕或平臺推諉,可撥打12315投訴,提交憑證及相關證據(如吊牌照片、檢測報告等)。
選購羽絨服
關鍵在于
“不貪便宜、細看細節、留好憑證”
掌握這些避坑要點
既能遠離劣質產品陷阱
也能在權益受損時有效維權
讓一件靠譜的羽絨服
伴您溫暖過冬
來源:北京市場監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