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龐無忌
今年以來,多家中國房企債務重組、重整取得新進展,房地產行業風險出清進程加速。
化債總規模約合1.2萬億元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5日發布公告稱,約96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獲香港高等法院批準。至此,重組計劃條件均已達成,即將生效,公司也將率先成為境外債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指出,融創此次債務重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債務規模減少,償債壓力驟降。此次香港高等法院批準,標志著融創第二輪境內外債務重組全部完成,這輪債務重組后,該公司整體償債壓力預計下降近1000億元人民幣,每年可節約大量利息支出。另一方面,修復資產負債表,有利于可持續經營。
碧桂園的債務重組也有新進展。據該公司6日公告,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獲投票通過,其中重組債務規模約177億美元(約1270億元人民幣),對應約840億元人民幣有息債務,債務總額大幅降低。
新債務工具融資成本降至1.0%-2.5%,最長債務期限延長至11.5年,每年可節省巨額利息支出,且未來5年內無集中兌付壓力,為經營恢復提供了寶貴的緩沖期。此外,公告顯示,碧桂園提供“現金回購+股權工具+新債置換+實物付息”等多元組合選項,債權人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方案,多元工具組合提升了方案通過的可能性。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內地21家出險房企債務重組、重整獲批或完成,化債總規模約合1.2萬億元。
多家房企直接“削債”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此番不少企業債務重組方案的核心已不是展期,而是直接“削債”,即通過債權轉股權、降低債務償還利率,直接減少債務。從已披露的“削債”比例來看,多數企業境外債重組削減幅度超過50%,部分達到70%。
他指出,近年來,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漸次落地,部分輕裝上陣的房企取得了業績增長。給企業資產負債表“松綁”,休養生息,釋放企業歷史積淀的開發設計和運營能力,并向新模式轉型,或是走向共贏、落實債權的更優路徑。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