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聯系卡
一份服務清單
一顆實干初心
溧水200多名服務專員掛牌上崗
讓企業“只找一個人,能辦所有事”
![]()
在溧水區各企業的廠區顯眼處,一塊塊藍底白字的“企業服務專員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清晰地印著專員的姓名、聯系電話和服務企業——這不僅僅是一塊信息牌,更是一張沉甸甸的“軍令狀”,標志著溧水區200多名服務專員正式掛牌上崗,企業實現“只找一個人,能辦所有事”。
機制創新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在南京滬友冶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會議室,石湫街道企服中心主任、服務專員石瑾剛結束與企業方的溝通,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企業的近況與訴求。“我們轄區有78家規上企業,每支服務隊伍都由一名街道負責人、一名服務專員和一名應急消防一體化工作站工作人員組成。”石瑾介紹,“我們每周至少進行2-3次走訪或電話聯系,確保企業訴求第一時間被聽見、被響應。”
![]()
“無事不擾、有呼必應、有需必為”的服務理念,在溧水已轉化為“企業有需求,專員立刻到”的精準行動。今年以來,溧水區創新推出“為企服務五件事”,將服務專員掛包聯系企業機制作為重中之重,推動200多名服務專員下沉一線,實現數百家企業服務全覆蓋。
![]()
在人員配置上,溧水區優選出部門班子成員、各板塊企業服務中心骨干以及應急消防一體化工作站人員,賦予他們“聯絡員、信息員、指導員、陪辦員、督辦員”五重職責,構建起全流程服務閉環。精心編制的《服務專員工作手冊》,200多名專員人手一冊,內容涵蓋服務清單到安全提醒,成為大家履職的“行動指南”。
走訪過程中,服務專員通過南京政務APP實時錄入服務內容,做到“一次一記錄、一事一跟蹤”,服務頻次與質量一目了然。該功能自10月11日上線以來,已累計生成服務記錄740條,為優化服務機制提供了數據支撐。
產業協同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
服務專員的價值,遠不止于解決單個企業的難題。他們正成為串聯產業鏈、激發區域協同內生動力的“催化劑”。
![]()
11月3日,位于東屏街道的寶武鎂業前往石湫街道,對滬友冶金進行實地考察。這場跨街道的交流,源于今年9月石湫街道聯合東屏街道開展的“我為企業跑訂單”主題活動。在那次活動中,服務專員敏銳地捕捉到兩家企業的業務契合點,積極牽線促成了此次對接。
“服務專員真的很給力,平時一個電話,他們就盡力幫我們對接資源、穿針引線。”滬友冶金辦公室主任韓娟表示,“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我們看到和寶武鎂業在環保節能方面有潛在的合作機會。”目前,雙方團隊正在深入洽談中。
![]()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石湫街道創豐精密與開發區易咖智車之間。服務專員在走訪中了解到創豐精密的合作意向,隨即啟動跨區域服務專線,迅速聯系開發區企服中心。僅一周時間,雙方企業就建立起直接聯系;半個月內,易咖智車團隊已完成實地考察。在服務專員的持續跟進與協調下,短短三個月后,兩家企業成功簽下首筆訂單,讓企業真切感受到了“溧水速度”的內涵。
數字賦能
從“線下跑腿”到“線上通達”
溧水區將服務專員制度與數字化建設深度融合,讓企業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數字速度”。
不久前,和鳳鎮兩岸機電產業合作示范園的企業們就親身體驗了這種高效服務。祝爾慷電機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在8月投產后,發現園區停車位嚴重不足,隨即通過“溧刻見”平臺提交了訴求。
![]()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這不僅是祝爾慷一家的困難,高崎等多家入駐企業都面臨同樣問題。”和鳳鎮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服務專員楊連杰表示。接到線上派單后,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勘查。解決方案迅速出爐:一方面見縫插針建設生態停車位,另一方面協調出16畝收儲地塊專供貨運車輛停放。
![]()
“通過平臺提交訴求后,一天內專員就聯系我,三天給出了解決方案。”企業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溧水高效服務的真諦。在“智慧溧水”APP中,“溧刻見”模塊就是始終在線的“總服務臺”,企業可“一鍵”約見專員,服務過程實時記錄、全程可溯。
隨著服務專員工作機制的深入推進,溧水區正從“摘桃者”轉變為“種樹人”。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片營商沃土上深深扎根、抽枝展葉,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政府搭臺、企業協同、資源共享”的產業生態已然形成,1+1>2的協同效應正在這里成為現實。
記者 | 暢彥 經玉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