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僅在今日發布,謝絕轉載
近日,在南昌瑤湖舉辦的飛行大會上,一款可以被殲20隱身戰斗機彈艙使用的內埋SDB多聯懸掛發射裝置引發了廣泛關注。
![]()
【多聯懸掛發射裝置的模型以及相關介紹】
在此之前,殲20僅在珠海航展等公開場合展示過其內彈艙掛載空空導彈的制空作戰能力,而該型多聯懸掛發射裝置的公開亮相,首次證實了殲20也具備攜帶大量SDB小直徑炸彈,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能力。
從展會現場照片來看,這款引發關注的多聯懸掛發射裝置,由艙內吊裝懸掛裝置與懸掛投放裝置兩大部分組成,核心功能是在殲20的彈艙內,高效運載并彈射多枚小直徑炸彈。
![]()
【多聯懸掛發射裝置子系統示意圖】
與傳統戰機采用的“燃爆彈射”方式不同,該掛架采用當前主流的氣動彈射技術,以高壓氮氣作為彈射作動能源,通過電磁閥精準控制高壓氮氣進入氣缸做功,從而為彈藥彈射提供穩定動力,因此具有結構緊湊、彈射平穩、對懸掛物沖擊小的優點。
這意味著它能夠最大化地利用殲-20的彈艙空間,彈射平穩的特性可避免彈藥因彈射力度波動出現姿態失控,低沖擊設計更能減少對彈藥制導部件的損傷,提升武器系統的可靠性。
![]()
圖:殲20彈艙
這款掛架最核心的技術優勢在于它采用了先進的機載高壓氣源系統,實現了機載自主增壓。可在彈射過程中動態調節氮氣壓力,從而實現多次重復懸掛投彈,大幅降低了維護難度與全壽命周期成本,為戰機長時間持續作戰提供了技術支持。
當這款多聯懸掛發射裝置與殲-20結合時,會使殲-20的對地打擊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按照設計,殲-20的內彈艙可容納4個該型多聯懸掛發射裝置,而單個掛架即可掛載4枚國產CM506KG小直徑滑翔制導彈藥,以此計算,殲20的彈艙一次最多可以掛載16枚小型制導炸彈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
【CM506KG型小直徑炸彈,性能與美軍二代SDB GBU-53相當】
雖然CM506KG小直徑炸彈的重量僅150公斤,但它的打擊精度卻非常高,其中段滑翔采用慣導加衛星修正,末端還可以增加激光半主動制導、圖像制導和毫米波制導等模塊進行修正,所以命中誤差可以達到米級。
而其戰斗部采用的新型裝藥的威力遠超同重量的常規裝藥;同時,彈體采用高強度侵徹結構,所以非常適合打擊敵方地下指揮所、加固型彈藥庫等高價值目標。
結合殲20本身的隱身優勢,其可在敵方雷達預警體系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憑借超音速巡航能力快速抵達目標空域,一次性投放16枚SDB彈藥對多個地面目標實施精準打擊,使殲20優異的對地打擊潛力得到全面解放。
在美軍裝備體系中,也有同類型的多聯復合掛架BRU-61A,主要用于為F-35A、F-22、超級大黃蜂、F-16和F-15E等平臺提升小直徑炸彈的攜帶量。
![]()
【F-35配備的BRU-61A多聯復合掛架,單個掛架掛載SDB數量同樣為4枚】
從掛載數量上看,BRU-61A單個掛架同樣可掛載4枚小直徑炸彈,但受限于彈艙設計,F-35的內彈艙僅能容納2個掛架,所以最多只能攜帶8枚SDB,僅為殲20攜帶量的一半。
而和BRU-61A一樣,國產的這款多聯懸掛發射裝置的使用平臺,也不僅局限于殲-20。我國新一代隱身艦載機殲-35的彈艙尺寸與殲20相當,因此它也可通過內埋彈艙掛載4個多聯掛架,實現總計16枚小直徑炸彈的攜帶能力,這意味著未來我國海空軍的隱身戰機群,都將具備強大的精確對地打擊能力。
對于殲16、殲10C等非隱身戰機而言,該掛架則可通過外部掛載的方式拓展SDB攜帶能力。特別是作為重型戰斗機的殲16,其掛點總數高達12個,若采用多聯掛架來掛載SDB彈藥,總攜帶量可輕松達到甚至超過美軍F-15E的枚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炸彈卡車”。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小直徑炸彈與殲-20/殲-35等隱身戰斗機的結合,還催生了新的戰術可能。例如,多架殲-20可通過數據鏈協同作戰,同時對任務區域內的多個高價值目標進行分布式打擊。或者與無人機組成混合編隊,由殲-20掩護,無人機負責打擊。
這些新型作戰模式,將進一步增強中國空軍的體系作戰能力。
這款內埋多聯懸掛發射裝置的成熟,反映了中國航空武器系統研發的整體進步,也為未來更先進的機載武器系統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隨著殲-20裝備規模的不斷擴大,在這款多聯掛架的輔助下,中國空軍的對地打擊體系將更加立體和多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