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僅在今日發布,謝絕轉載
就在特朗普宣布美國準備重啟核試驗的當口,朝鮮也在同步進行準備工作,而且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狀態。
近日,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樸善元援引韓國國防情報局的報告明確表示,朝鮮在豐溪里核試驗場的第7次地下核試驗已完成全部技術準備,所有工作都集中在3號隧道,現在只等朝鮮領導人批準就可實施。不過具體時間點可能會等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核試驗成功之后。
![]()
圖注:韓聯社報道原文截圖
從2006年到2017年這11年間,朝鮮一共搞了6次地下核試驗,技術進步可以說是階梯式往上走。第一次2006年試爆,當量還不到1000噸,引發的地震也就3.9級,只能算勉強跨過核門檻;到了2013年第三次試驗,當量沖到6000到7000噸,震級也升到4.9級,算是掌握了基本的原子彈技術;2016年的第五次試驗更關鍵,當量突破1萬噸,被視作原子彈技術已經完全掌握。
而2017年的第六次試驗,震級直接飆到6.3級,外界估計當量在10萬到25萬噸之間,這次試驗之后,朝鮮方面聲稱已經掌握了氫彈技術,但國際上更傾向于認為這是技術更先進的增強型原子彈,還不是氫彈。
![]()
圖注:2017年3月,衛星拍攝到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一幕
從前幾次的試驗當量可以看到,朝鮮在原子彈技術方面,應該是沒有問題了,但如果想發展威力更大、技術更先進的核武器,顯然試驗數據還不夠。由于朝鮮沒有超級計算機輔助模擬,所以要想取得更大更多的突破,增加試驗次數,就是唯一的辦法。
而特朗普宣稱要重啟核試驗,這無疑是給了朝鮮絕佳的機會。可以推測,這第7次試驗,很可能是奔著檢驗新技術、完善彈頭設計去的。
目前朝鮮在彈頭的投送手段方面,已經相當豐富,差的就是可靠可用的新一代核彈頭了。
朝鮮對美國的威懾力量主要是5款洲際導彈,包括采用液體燃料的“火星-15”和“火星-17”,還有采用固體燃料的“火星-18”“火星19”和“火星20”。
![]()
圖注:朝鮮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
其中火星17和火星20是朝鮮的目標彈,也是投射能力最強的兩款洲際導彈。它們在保證了射程可以達到15000公里,能夠覆蓋美國本土的情況下,增強了彈頭攜帶能力。
之前朝鮮的核彈頭尺寸和重量比較大,限制了導彈的射程和彈頭攜帶數量,所以其新一代核彈頭的研制,也會向小型化大威力方向發展,以求增強數量有限的洲際導彈的打擊效率,進而提升威懾能力。
另外,由于朝鮮還裝備了大量的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比如火星11系列導彈,用于威懾韓國和駐韓美軍。這些導彈也有核彈頭的搭載要求,所以新一代的小當量戰術核武器也必然是朝鮮需要更新的方向。
![]()
圖注:朝鮮火山31核彈頭
盡管朝鮮之前已經展示了小尺寸的火山31核彈頭,但是其是否已經成熟,仍然讓很多人懷疑。
目前朝鮮啟動核試驗的準備已經完成,就等特朗普打破之前的國際默契,拆掉“枷鎖”了。
雖然美國能源部長在特朗普宣布重啟核試驗后,解釋說目前只是準備搞“系統測試”,不包含核爆炸,屬于亞臨界試驗,但這其實已經打破了國際社會多年來的慣例。畢竟美國上一次公開的核試驗還是1992年,這次重啟不管是真爆炸還是亞臨界測試,本質上都是在強化核威懾能力。
朝鮮方面不會管你是臨界還是亞臨界,只要美國開了這個頭,那朝鮮再跟進搞第7次核試驗,就名正言順了。而且目前俄羅斯方面也在準備重啟核試驗,國際默契早已瀕臨破裂。
可以說,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清楚了,美國的核試驗準備在推進,朝鮮的核試驗按鈕在待命,還有俄羅斯等國也在默默準備,就等特朗普真正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