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博熱”興起,各地博物館積極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新路徑。
浙江蕭山博物館將流動巡展與陶藝體驗課送進校園,孩子們親手捏陶泥瓦當,感受歷史溫度。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推出“殷墟少年說”,小小講解員用青春之聲傳遞千年文脈,讓歷史生動有趣。
博物館文創產品成為文物“活”起來的新載體。洛陽博物館從館藏中提煉元素,新開發38款文創產品,營業額突破2200余萬元,實現文化資源向消費動能轉化。山西博物院將青銅神獸融入發飾,讓文物變身時尚單品。
文物與潮玩結合,更添趣味。湖北省博物館以方言諧音打造“蒜鳥”包掛,融入鎮館文物元素,每月銷量達3萬件。這些創新讓高冷文物變身萌趣潮品,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激活了文化消費市場。
![]()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文創相關企業超128.2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23.9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文創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文創相關企業數量位居首位,以文創相關企業超19.2萬余家的數量,占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14.98%。排在其后的是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和海南省。
(責任編輯:朱赫)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