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工網)
在信息碎片化、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傳統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突破“臺上講、臺下聽”的固有模式,實現入腦入心?蘭州市城關區總工會交出了一份“數字答卷”:創新打造“云思政”三維賦能體系,通過紅色思政、書香思政、數字思政的深度融合,將思政課堂搬上“云端”,成功破解“學用脫節”難題,讓理論學習“聲”入人心,讓職工成長搭上數字化快車。
![]()
![]()
面對忙碌的工作節奏,職工只需點開城關區總工會微信公眾號,進入“職工電子書屋”,無需任何跳轉下載,一個“指尖圖書館”便躍然眼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黨政書目可隨時在線收聽,實現了理論學習的“無門檻”與“便捷化”。同時,在新媒體平臺開設“職工云課堂”“每日廉語”等欄目,將歷次黨代會精神、百年工運史,從微信公眾號的輕量觸達,延伸到微信視頻號的深度解讀,讓紅色基因和工運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職工心田。
![]()
閱讀是成長的階梯。城關區總工會著力打造“工”字閱讀品牌,以“職工書屋?工悅領讀”為核心,構建起一張覆蓋驛站、企業、校園、社區的立體化閱讀直播網絡。線上,“書香思政·云端誦讀”欄目和職工線上讀書會,巧妙適配職工碎片化時間,打破了時空限制,讓閱讀分享、交流研討變得隨時隨地。線下,特色閱讀空間與車間漂流書箱相輔相成,勞模工匠的領讀分享與按“春誦夏玄·秋歌冬詠”設計的四季閱讀計劃相得益彰。此外,還為產業工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定制專屬書單,實現“精準滴灌”。
技術是驅動變革的引擎。城關區總工會創新運用“雙平臺聯動”策略:微信公眾號專欄“工運史海·周五拾貝”追求廣度覆蓋,普及工運小知識;微信視頻號則聚焦深度解讀,以生動解說和圖文動畫深化核心要點,形成“出題-驗證”的認知閉環,系列內容瀏覽量近萬人次。同時,引入AI技術的“職工電子書屋”,通過AI虛擬助手個性化薦書、答疑解惑;而活潑的AI動畫形象“城小工”,則活躍在視頻號,將枯燥政策轉化為生動動畫,極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與吸引力。通過內部與上級工會、融媒體中心聯動;外部攜手主流媒體,城關區總工會成功擴大了“云思政”的聲量。
城關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桂萍表示,將繼續深化“云思政”模式,持續滋養職工匠心、匯聚奮斗力量,在數字時代書寫服務職工成長的新篇章。(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康勁 通訊員 楊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