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由愛與責任編織的紐帶,它跨越了山川河流,穿越了城鄉界限,它將先進的醫療理念和溫暖的人文關懷傳遞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這條紐帶就是“東西部協作”。
因為協作,江蘇省無錫市和青海省海東市兩座相距近2000公里的城市緊緊相連;從太湖之濱到河湟大地,兩個在地理上遙遙相望的城市,因使命、責任、幫扶而緊緊地交融在一起。
自2016年結對共建以來,無錫—海東兩地在產業項目、教育醫療、勞務協作、社會幫扶等多個領域密切交流、共建共贏,譜寫出一首首東成西就、跨越山河的“錫海情歌”。其中,醫療衛生是關乎百姓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更是東西部協作離不開的幫扶內容之一。
2020年,第一輪無錫市組團式幫扶醫療隊來到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2023年7月,第二輪組團式幫扶隊伍再次抵達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
今年2月,第二輪第二批組團式幫扶隊伍繼續從上一批隊伍中接過這支跨越山海的“接力棒”。自此,新一批的醫療隊又將前赴后繼、攻堅克難,一場關于健康幫扶的故事又將繼續在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上演……
![]()
據了解,該團隊中共有9名成員,其中2名博士、7名碩士,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和醫療知識,聚焦“中央要求、海東所需、無錫所能”,采取“1+8”組團式幫扶和“院包科”的形式,幫助海東當地市級醫院打造特色專科,推動縣級醫院、衛生院提升基層診療能力。
![]()
無錫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夏麗喬是第一次來到西北地區。她表示,剛來到這里的時候,有很多不適應,氣候干燥、睡眠不足、高原缺氧等困難初顯,但隨著這兩天的逐漸適應,許多癥狀已經有了很多改善。“我從事兒科領域已有21年,這次選擇來海東二院支援,是我主動請纓的,我希望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通過實踐為東西部協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組團幫扶醫療隊隊長、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陳越新帶領隊員們實地體驗了海東民俗風情、人文歷史。在這短暫的日子里,夏麗喬對海東也有了一點自己的認識,“這里山好水好,民俗多彩,民風淳樸,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能來這里開展幫扶工作,我很開心。”夏麗喬說。
![]()
剛到醫院,無錫市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建便問起了一位患有膀胱結石病人的情況,他一邊捶打病人的后背詢問疼痛情況,一邊又仔細叮囑術前注意事項。詢問過程中,在面對病人說方言聽不懂的情況,王建總會耐心地問上一遍又一遍,直至確認聽懂了,才會放心繼續詢問下一個病癥。
王建告訴記者,通過幾天的下沉診室,他發現男性泌尿系統中的一些腫瘤診斷手術以及綜合治療方面可以有一些新的突破。“我將結合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用先進的理念和治療方式跟海東二院的醫生們做好溝通和交流,從而促進海東人民在男性健康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針對發現的問題,王建希望用自己的醫療經驗促進相關診療水平的提升。
多年來,東西部協作猶如一座堅固的橋梁,連接著資源與需求,傳遞著希望與關懷。
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組團式幫扶醫療隊引進手術操作類新技術、新業務75項,新創建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成功創建國家級胸痛中心(基層版);醫院檢驗科成功通過ISO15189認證及準備復評;診療8100人次,參與搶救危重癥病人73人次,搶救成功率100%,完成手術500余臺。
2024年年底,海東二院通過三級綜合性醫院定級驗收,改寫了海東市級醫院沒有三級醫院的歷史。一組組數據背后,凝結著兩市黨政部門真心為民的民生答卷;一個個務實舉措,譜寫出“無錫海東一家親”的生動篇章;一項項便民服務的落地,締結出兩市人民血濃于水的同胞深情。
“接下來,我們將全力促進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專學科發展、臨床技術、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包括醫院管理全面提升,促進海東市第二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陳越新說道。
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對口協作這條無形紐帶的連接下,有關“太湖情”“湟水意”的故事將在這片河湟大地上續寫,我們將一同見證越來越多的無錫社會各界人士踏上青藏高原,與遠方的海東親人共同探索中國夢,共同書寫兩地高水平協作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