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程健 通訊員 魏永剛
今年以來,會寧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牢牢錨定黨中央、省市委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將黨組織優勢轉化為幫扶攻堅動能,聚焦農業提質、醫療惠民、教育興才核心目標,統籌整合各級幫扶資源,推動“輸血式幫扶”與“造血式培育”深度融合,組團式幫扶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呈現出穩中有進、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黨建賦能農業產業 全鏈升級強根基
以黨組織為紐帶,圍繞“牛、羊、菜、果、薯、藥”七大優勢產業,構建“黨建+科技+產業”幫扶模式,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
生產規模持續擴容,2025年全縣種植全膜玉米89萬畝、黑膜馬鈴薯90萬畝,肉牛、肉羊飼養量分別達22.61萬頭、232.44萬只,主要農產品產量較上年增長12%,筑牢糧食安全與特色產業發展雙重屏障。
技術服務精準高效,黨員技術骨干牽頭開展基層調研2次,對接服務新型經營主體30家,開展技術指導60余次,印發技術資料500余份,成功破解谷子機械化收獲、胡麻全程機械化等3項技術瓶頸,讓科技成為產業發展“金鑰匙”。
品種質量穩步提升,依托科技特派團黨組織共建優勢,引進蔬菜、馬鈴薯等新品種42個,示范推廣8個,發放胡麻良種500公斤,推廣綠色防控技術與高效投入品,農產品優質率提升15%。
產業融合不斷深化,通過黨組織搭橋引線,借助科技特派團資源優勢,推廣“特色產品展銷+重點項目推介”招商模式,計劃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家、示范合作社100家,推動產業從“單打獨斗”向“集群發展”轉變。
黨建引領醫療提質 守護民生健康線
強化醫療衛生系統黨組織建設,以“黨建促醫建、醫建惠民生”為抓手,聚焦科室建設和技術突破,全面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
診療能力顯著增強,幫扶團隊黨員專家沖鋒在前,全年接診門診患者3800余人次,開展教學查房300余次,指導重大手術、疑難危重手術200余臺,帶動骨科成功開展肩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等6項新技術,神經胸外科拓展肺癌、食管癌等新病種診療業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公共衛生服務扎實推進,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一線,完成全縣7495名學生PPD篩查和1364名胸片檢查,督導5家衛生院12種慢病管理工作,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等公益活動10余次,培訓師生7000余人次,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
雙向轉診機制高效暢通,通過黨組織聯動搭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縣醫院定點向上轉診患者,蘭大一院提供優先診療服務,全年完成雙向轉診50余人次,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優勢互補。
黨建引領教育興才 夯實發展人才基
堅持“黨建領航、教育賦能”,分層次推進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升級,構建特色鮮明的教育幫扶體系。
職業教育內涵發展加速,會寧職專黨組織牽頭深化產教融合,與5家文旅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開設3個五年一貫制專業及多個“3+2”對接專業;2025年職教高考本科上線13人次,位居全省前20名,在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1金3銀3銅,獲獎率達87.5%,彰顯職教幫扶成效。
普通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會寧五中黨組織以“提質增效”為目標,2025年高考本科上線301人,上線率65.29%,1名學生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開設科技、藝術等五大類社團49個,創客社團學生榮獲全省科創大賽第一名;爭取天津東西部協作資金300萬元,完成智慧校園建設與學生公寓改造,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特色品牌效應凸顯,五中黨組織打造“天津班”育人品牌,招錄學生31名,建立“黨員教師結對”幫扶機制;職專黨組織牽頭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全面展示辦學成果,顯著提升社會認可度,為縣域人才培育筑牢根基。
著眼未來,會寧縣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深化組團式幫扶機制創新,聚焦重點領域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幫扶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