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深夜,阿富汗北部,一場突如其來的6.3級地震,撕裂了這個戰火頻頻的國家。
整個北部地區瞬間陷入混亂,房屋倒塌、大批傷者哀嚎遍野。
![]()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場災難發生在深秋的夜里,氣溫已降至零下,可很多災民只能在廢墟邊,裹著破布過夜。
雖然各國媒體迅速報道了這起地震,卻少有國家行動起,來提供實質性的援助。
![]()
相比之下,中國的舉動格外引人注意,不僅公開表示愿意提供幫助,還迅速派出物資和團隊。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全球幾乎沒有國家愿意伸出援手?中國又為何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
電力中斷,災區一片漆黑
震中位于阿富汗北部巴爾赫省,瀕臨馬扎里沙里夫市,這里的土坯房在強震下成片坍塌,城里的藍色清真寺也未能幸免,宣禮塔斷裂、墻體開裂,彩色瓷磚散落一地。
據部分報道,這座清真寺已有八、九百年歷史,文化損失同樣巨大。
![]()
阿富汗全國約有75%的電力,依賴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跨境輸電,而這次地震直接震斷了電網主干線路,導致大部分城市陷入癱瘓。
而醫院本就資源緊張,現在更是舉步維艱,醫生只能用手機手電筒進行手術,病床緊缺,藥品告急,很多傷者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
![]()
與此同時,通往災區的主干道因山體滑坡被堵死,一些村莊完全與外界失聯,救援人員只能徒步翻山越嶺進村救人。
可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救援一度被迫暫停,很多生命在等待中流逝。
更令人揪心的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阿富汗卻沒等來大量國際支援。
![]()
國際社會集體沉默
地震發生后,世衛組織是反應最快的國際組織之一,派遣醫療隊趕赴災區,并調配醫療物資。
聯合國也有所行動,糧食署開始清點當地庫存,婦女署發放部分現金援助。
但這些援助的規模和速度,與災區的實際需求形成鮮明對比。
![]()
全球主要國家中,中國是少數明確表示愿意提供幫助的國家之一,地震剛剛過去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便公開表示慰問,并表態“將應阿方需要提供幫助”。
回顧以往,中國在2023年赫拉特地震、2025年8月楠格哈爾省地震中,都曾提供大批帳篷、藥品、毛毯等應急物資。
![]()
俄羅斯也做出表態,但更偏向口頭支持,無實際行動,美國則只發表了一句簡短慰問,沒有派遣救援人員,也沒有提供資金支持。
還有消息稱,印度雖表示捐贈15噸物資,卻被曝出“捐了8斤茶葉”,完全不貼合災區的實際需求。
另外阿富汗的鄰國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雖有震感,卻幾乎沒有提及任何援助。
![]()
在全球關注加沙、烏克蘭等熱點地區的背景下,阿富汗這場地震仿佛成了“被遺忘的災難”。
而在這場災難中,女性群體所遭受的傷害,顯然更大。
![]()
救援受阻,女性困境尤為嚴重,中國發聲
地震發生后,阿富汗國內的應急機制迅速啟動,國防部派出救援隊趕赴巴爾赫和薩曼甘省,進行傷員轉運和物資發放。
但由于偏遠村莊交通中斷、通信失聯,很多地區完全無法聯絡上。
更棘手的是,按照塔利班政府以往的的性別政策來看,女性很可能無法被及時救援。
![]()
按照規定,除非是親屬關系,男性救援人員不允許接觸女性,如此一來,多女性傷者在廢墟中被困許久無人施救,會延誤最佳救援時機。
而女性醫護人員嚴重短缺也是一大問題,塔利班早已禁止女性讀醫學專業或擔任公共職位,也就是說,即便有災區醫院,也幾乎沒有女醫生,女性傷者在接受檢查和治療時困難重重。
![]()
其實阿富汗地震頻發并不令人意外,整個國家位于兩個板塊交界處,屬于地震高風險地區。
但問題在于,長期戰亂導致國家基礎建設幾乎為零,尤其是農村地區,房屋多為泥磚搭建,缺乏任何抗震設計,脆弱不堪。
據估算,超過85%的農村房屋是用土坯磚和粗糙水泥砌成的,根本經不起哪怕是中等強度的地震。
![]()
與此同時,阿富汗經濟極度困頓,國際援助大幅降低,醫療、住房、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全面落后,根本無力應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
塔利班政府至今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外交孤立也使得許多國家不愿積極參與援助,不少國際組織更是因為政治顧慮和合作障礙,選擇“觀望”而非行動。
在國際社會普遍冷淡的背景下,中國的態度顯得尤為鮮明,不僅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表達慰問,還表示愿意根據阿方需要,提供緊急援助。
![]()
其實早在2025年8月地震時,中國就捐贈了5000萬元的帳篷、毛毯、藥品等急需物資。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援助從不附加政治條件,始終堅持人道主義優先,這在當今國際局勢復雜、援助資源被多個沖突地區分散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
中國不僅是阿富汗災后援助力量的重要支撐,更是全球人道主義行動的堅實推動者,這種穩定、持續、不夾帶私貨的援助方式,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
雖然災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帳篷、毛毯、藥品、手術器械等物資,但阿富汗的重建絕不僅僅是物資問題。
抗震房建設、基礎設施修復、防災體系建立,這些都是長期任務。
而這些工作的推進,離不開國際社會的參與和支持,如果繼續受困于政治分歧、性別偏見和援助流程的繁瑣,阿富汗將很難走出這場災難的陰影。
![]()
也正因如此,中國的無附加援助模式,或許才是阿富汗最需要的那種幫助,不僅能解燃眉之急,更能點燃希望。
![]()
結語
阿富汗的這場地震,暴露的不只是自然災害的破壞力,更是國際政治冷漠、人道援助失衡的現實。
在全球多數國家選擇沉默時,中國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而災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句空洞的慰問,而是一雙愿意伸出的援手。
信息來源:
2025-11-04 15:42·紅星新聞 阿富汗發生6.3級地震 外交部:中方愿應阿方之需提供幫助
2025-11-03 14:53·環球網 阿富汗6.4級地震已致超20人死亡
2025-11-05 00:04·環球時報 中方:深切哀悼,愿提供幫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