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5人榮登2025年
第二期“陜西好人榜”
11月5日,2025年第二期“陜西好人榜”發布儀式暨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我市黃陵縣舉行。我市5人榮登2025年第二期“陜西好人榜”,分別是“助人為樂好人”董志軍、“誠實守信好人”樊海源、“敬業奉獻好人”張虎森、“孝老愛親好人”李兵生、“自強勵志好人”賀軍龍。
![]()
![]()
董志軍是延安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自幼心懷大愛、默默奉獻,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2021年,他發起成立延安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時,隊員只有7人。在他的影響帶動下,這支隊伍已發展壯大到168人,年均開展志愿服務2000余小時,成為延安公益救援的中堅力量。十余年來,董志軍沒拿過一分錢補助,反而自掏腰包墊付救援費用近10萬元,用數千次的志愿服務詮釋著“助人為樂”的真諦。2022年2月,被陜西省紅十字會評為優秀志愿者,2023年5月,被陜西省緊急救援協會授予抗疫貢獻獎。
![]()
![]()
樊海源是子長市楊家園則鎮南馮家岔村黨支部書記。2005年在村民的多次懇請下,他辭去年薪10萬元的工作,回到了南馮家岔村,立下解決“出行難、發展難、養老難”的軍令狀。20年來,他始終堅守初心使命,用實干踐行承諾,鋪就民生暖心路,解決了產業發展難題,為留守老人開設愛心食堂,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讓村子實現了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變。曾獲“延安市勞動模范”“郭孝義式農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攻堅優秀黨支部書記”等榮譽。
![]()
![]()
張虎森是原黃陵縣橋山司法所所長兼調委會主任,退休后繼續發光發熱,現為黃陵縣橋山街道專職人民調解員。從事基層人民調解工作30余年來,他按照“一熟、二知、三調、四訪、五終結”的步驟投身于人民調解工作。每年年初,對轄區社矯人員、刑釋解教人員進行走訪摸排,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健康狀況和生活現狀,幫助很多社矯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社會、重獲新生。在聊天中發現小糾紛,及早干預調解,讓轄區矛盾糾紛和上訪事件持續下降。先后獲得“全國人民調解能手”、陜西省“十佳人民調解員”等榮譽。
![]()
![]()
李兵生是富縣寺仙鎮李家洼村農民,1976年,他收留了流浪者高乃喜,將其認作舅舅,多次奔走為老人辦理戶口,老人因患雙膝蓋退行性病變無法行走,李兵生放下農活,帶老人到醫院住院治療,背老人上下樓梯,擦洗按摩,精心照料,用49年的無私付出,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美德。他的善舉大愛,獲得了周圍鄰居朋友的欽佩和稱贊,也傳遞給了兒女和身邊更多人。
![]()
![]()
賀軍龍是黃陵縣隆坊鎮回樂堡村村民,先天性肢體殘疾束縛了他身體的力量,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學習了家電維修,開了簡陋的家電維修部,當進門的第一位顧客遲疑地打量賀軍龍的左手,他卻僅用三分鐘就利落地拆開電視,精準找出問題。他還義務為身邊的老人維修家電,鼓勵身邊的殘疾人要自強不息,為身邊人帶來了溫暖和希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自強勵志的光芒。(記者 孫艷艷)
民生延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