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舒城縣深耕非公黨建領域,以三個非公黨建工作指導站為前哨,通過織密組織覆蓋網絡、抓實規范提質工程、搭建助企發展橋梁,精準賦能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加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全域覆蓋筑堡壘,紅色陣地遍地開花
“要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家非公企業高高飄揚。”舒城縣委社工部部長、縣委非公工委書記王波表示。該縣在全省率先實現非公黨建工作指導站實體化運作全覆蓋,精選144名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強的專兼職黨建工作指導員,組建26個黨建工作指導組,對全縣851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定點聯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指導服務體系。
通過“黨建帶群建”“五帶”工作法,該縣同步推進群團組織建設,形成黨群共建合力。嚴格落實“四個常態”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兩項排查”,建立動態管理臺賬,精準掌握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實情。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特點,采取單獨建、聯合建、區域共建等模式,推動黨組織應建盡建。近年來,該縣新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78家、群團組織600余家,成功培育全市首家外資、臺資企業黨組織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支部,實現了黨建工作在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的全面覆蓋。
規范提質樹品牌,組織活力持續迸發
“以前覺得黨建是‘軟任務’,現在才發現,規范的組織生活能給企業發展注入‘硬動力’。”舒城勝源紙品董事長陳法波深有感觸。該縣聚焦組織生活規范化,指導企業黨組織健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創新開展“黨建+技能比武”“紅色研學+創業分享”等特色主題黨日活動,讓組織生活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
在黨員隊伍建設上,堅持政治標準首位。2024年以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黨員193名,培育入黨積極分子256名,打造出一支“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能頂上去”的黨員骨干隊伍。以品牌創建為抓手,精心打造“云盾紅”“匠心紅”等一批行業特色黨建品牌,35家黨組織獲評市級以上“雙強六好”榮譽稱號,其中,舒城開元家居有限公司等5家黨支部躋身省級“雙強六好”行列,推動非公黨建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從“規范化”向“精品化”深度跨越。
產業鏈建黨組織,助企發展精準有力
“多虧了縣產業鏈黨建聯盟幫助我們搭建起從‘田間到車間’的橋梁,部分原料、輔助原料的采購、冷鏈物流成本降低了20%,產品順利打入合肥、南京等大城市市場。”安徽華銀茶油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陳同鑄介紹。該縣圍繞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成立產業鏈黨建攻堅組和黨建聯盟,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聯席會議、資源共享、技術共建等方式,破解產業發展瓶頸。2024年以來,累計解決企業政策對接、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訴求500余個,為企業節省成本超3000萬元。
常態化開展“書記幫代辦”“助企解困”行動,建立職工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累計解決職工薪酬福利、權益保障等問題180余件,收集企業發展合理化建議300余條,直接創造經濟效益超千萬元。深化校企合作,與舒城職業技術學校開設“訂單班”,定向培養專業人才100余名,實現人才供需“無縫對接”,為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徐銀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