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西部的臨安區,是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上的重要節點;此外,臨安區又是杭州“獨一無二”的城區:既是浙江省陸域面積最大的區,又是蓬勃發展潛力無限的新區。作為杭州的第十區,“撤市設區”近8年來,臨安發展勢如破竹,在城市、產業、交通、民生等方面齊頭并進,逐步與杭州主城區實現全面融合。雖然如此,臨安區有一個“軟肋”,那就是“手無寸鐵”。可以說,這是制約臨安區發展的一個瓶頸。
![]()
因此,浙江省為進一步發揮杭徽、蘇浙交通聯系的重要節點作用,提升綜合交通系統網絡效能,完善中西部地區的出行條件,構建面向長三角休閑旅游的全域大交通體系,便提出了規劃建設“杭臨績高鐵”。
![]()
杭臨績高鐵是連接浙江省杭州市與安徽省績溪縣的高速鐵路,線路全長約14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規劃總投資219億元。線路起于杭州西站,途經臨安區的臨安站、昌化站,最終抵達績溪北站,與昌景黃高鐵、合福高鐵等線路銜接,形成杭州至武漢、南昌的快速通道,同時可連通滬昆、京港等國家干線,強化長三角與中西部地區的交通互聯。
![]()
該項目于2017年完成預可研審查,2021年納入《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是杭州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建設意義重大:一是填補臨安區高鐵空白,實現杭州市域高鐵全覆蓋,助力西部山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二是縮短杭州至黃山時空距離,規劃直達時間約40分鐘(較既有杭黃高鐵繞行方案節省30分鐘以上),促進皖南旅游資源開發;三是作為杭武通道核心段,可將杭州至武漢的鐵路運行時間從5小時壓縮至3小時,同時打通長三角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路徑。雖然如此,杭臨績高鐵會不會繼續推進,還是一個“?”。
![]()
因為,受杭黃高鐵利用率不足(日均客流僅38對,遠低于新建平行線要求的80%門檻)及浙皖兩省投資分攤爭議影響,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緩慢,截至2025年10月仍處于規劃階段,杭州西站雖已預留5臺9線的杭臨績場,但暫未啟用。總體來說,杭臨績高鐵的最終立項仍需等待杭黃高鐵客流提升或政策窗口期的出現,短期內開工可能性較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