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能否感到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配得感”。
所謂配得感,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我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的篤定信念。
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很多孩子長大后之所以自卑、不敢爭取,根源往往都藏在童年時期,那一個個微小的、不被允許的瞬間。
畢竟,一個從小就被告知“你不配”的孩子,長大后,又如何敢向世界,伸出索要糖果的手?
任何打壓孩子配得感的教育,都是在為他未來的不幸,埋下伏筆。
![]()
01
允許他“犯錯”,讓他配得上“不完美”。
網友阿雅講過她的經歷。
她從小,就在一個苛刻家庭里長大。
考試少一分,會被罵;碗沒洗干凈,會被說。她記憶里,最多的,就是父母那句:“你怎么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以至于她一直以為,只有自己足夠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后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嚇得臉色慘白,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等著挨罵。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她走過去,沒有責備,而是抱住孩子,輕聲說:“沒關系,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們一起來把碎片收拾好吧,下次小心一點就行。”
孩子在她懷里,從緊張,到放松,最后,長舒了一口氣。
阿雅說,那一刻,她不僅療愈了孩子,也療愈了那個,一直活在“不配犯錯”的恐懼里的、童年的自己。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不被允許犯錯,他長大后,便會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氣。
讓你覺得“為孩子好”的苛責,往往是扼殺他生命力的毒藥,一味地追求“完美”,只會讓孩子活在恐懼的囚籠里。
早年間,看過一則關于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
他小時候,好奇心極強,常常把家里的東西拆得七零八落。有一次,他為了看看母雞是怎么孵蛋的,自己趴在雞蛋上,結果壓碎了所有雞蛋。
他的母親,沒有打罵他,而是笑著對他說:“看來,我們的身體,沒有母雞那么暖和。”
正是這份對“錯誤”的寬容和保護,讓愛迪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沒有被扼殺在搖籃里,最終,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允許孩子犯錯,你才能把“不完美”的勇氣,真正交到他手里。
![]()
02
允許他“拒絕”,讓他配得上“有邊界”。
讀者小林,講過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他帶著五歲的兒子去親戚家做客。
一個長輩,非要讓孩子當眾表演一個新學的舞蹈。孩子有點害羞,不愿意,躲在他身后。
長輩的臉色,有點掛不住了,說:“這孩子,怎么這么不給面子?”
換作以前,小林可能會為了“面子”,去強迫孩子表演。
但那一次,他蹲下來,對兒子說:“沒關系,如果你現在不想跳,我們就不跳。”
然后,他站起來,對那位長輩笑著說:“叔叔,孩子今天可能有點累了,下次吧。”
回家的路上,兒子對他說:“爸爸,謝謝你。”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教孩子“要聽話”、“要分享”、“要懂禮貌”,卻忘了教他,最重要的一課——如何說“不”。
當一個孩子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時,他長大后,就會變成一個不懂得捍衛自己邊界的“老好人”。
只有被允許說“不”的孩子,才能真正地,建立起健康的自我。
前兩天,重溫了黃磊的教育方式,對他深有感觸。
他曾說,他從不強迫女兒多多,去做任何她不想做的事。
他允許她染頭發,打耳洞,允許她有自己的小秘密。
他說:“我不想讓她活成一個,為了討好我,而失去自我的孩子。我希望她能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敢于表達自己的、完整的人。”
正是這份尊重和允許,讓多多成長為一個自信、大方、內心充滿力量的女孩。
![]()
03
允許他“擁有”,讓他配得上“被珍愛”。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童年時被滿足的程度,決定了他一生幸福的底色。
很多父母,總喜歡用“哭窮”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家里沒錢,你要懂事。”
“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
跟這種匱乏感相處,孩子遲早會形成一個信念——“我不配擁有好東西”。
誰在用物質的匱乏,去教育孩子,誰就在他心里,種下了貧窮的種子。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家庭條件很普通,但她從不對孩子“哭窮”。
在她的能力范圍內,她總會給孩子,買能力范圍內最好的東西。
她會對孩子說:“你很棒,你值得擁有這個漂亮的文具盒。”
她還會定期,給孩子一點零花錢,并告訴他:“這是屬于你的錢,你可以自己決定,怎么使用它。”
在這樣的滋養下,她的孩子,長大后,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內心卻非常富足和自信。他從不自卑,也從不因為一點小恩小惠,就被人輕易收買。
好的教育是富養,而不是窮養。這里的富養,指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當你從“為你好”的打壓式教育中解脫出來,便能看到,一個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
只有讓孩子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值得擁有,你才可以真正地放手,讓他去擁抱一個豐盛的人生。
![]()
有人說: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優渥的物質條件,而是一份深深的‘配得感’。它像一個護身符,能陪伴孩子,走過人生的所有風雨。”
人這一生,會在各種關系中,尋找自己的價值。
真正能夠讓一個孩子立于不敗之地的,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深刻影響他一生的內在信念。
唯有當他從心底里相信“我值得”時,全世界的好運和美好,才會向他奔赴而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