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美國“軍事鑒定”發表文章,題目為《隨著美國戰機項目在空中優勢競賽中面臨壓力,中國第六代戰斗機的研發進程正在加快》。
![]()
該文認為,目前中國六代戰斗機項目出現新的進展:
一是實現了二維推力矢量控制,即在“高攻角”狀態下仍能兼顧隱身與機動性能,降低阻力和紅外輻射。
二是對排氣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表明特征信號優化的推力矢量控制和持續功率下的熱管理問題得到了解決,隱身能力變得越來越強了。
不要問我,美國人是怎么知道這些的,畢竟六代戰斗機項目的實驗不可能在室內進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美國人除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偵察以外,傳統的人力情報也是有的,這一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幾天剛剛承認過。
如果以上兩點在中國六代機身上得到很好的解決,將會對美西方新型戰機構成壓力,甚至可能拉開代差。
一是如果中國六代機提前部署,將對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也就是F-47戰機的進度以及空中加油機的情報、監視與偵察系統的韌性構成巨大壓力。
二是如果中國六代機提前部署,將拉開與美國、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各國新型戰機的代際差距。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他們生產的所謂新型戰機一下生產線,就落伍了。
也許有人不理解什么是戰機的“代差”?簡單一點說,就是當年英法聯軍的大炮對準清朝蒙古親王曾格林沁的精銳騎兵猛轟,對手瞬間潰不成軍,而自己無一傷亡,勝利是碾壓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