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次APEC峰會,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真是讓人看不懂又覺得在意料之中。10月31日在韓國慶州,她剛和我國談完穩定關系,下午就轉頭會見臺灣地區代表林信義,還在社交媒體上大張旗鼓地發照片,稱對方是所謂的“總統府資政”。
這下子直接踩了中日聯合聲明的雷區,那份1972年的文件清清楚楚寫著,日本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現在高市這么一搞,等于是公開給“臺獨”勢力遞梯子。
中國外交部立馬抗議,說這是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反觀美國總統特朗普,同一天和我國會面時,臺灣話題壓根沒提,臺灣地區代表提前幾天到場求見,也被婉拒了。
這對比一擺,誰膽子大誰低調,就一目了然了。高市早苗這步棋,走得急且險,背后是日本國內保守勢力想借臺灣拉緊美日同盟的算盤,但也暴露了中日關系本就搖擺不定的現實。
![]()
高市早苗從政壇到首相寶座的親臺印記
高市早苗這人,政治路子上一直走保守路線,對臺灣地區的態度那是明擺著的支持。從她早年當眾議員開始,就多次公開說“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口號聽著熱血,但擱在外交桌上就是火藥味十足。
2025年10月21日,她接棒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上任沒多久,就在各種場合重申要強化日美同盟,順帶把臺灣拉進來當籌碼。回想她之前的履歷,2014到2016年當經濟產業大臣時,就推動過對臺灣地區的能源合作。
那時候日本經濟低迷,中國市場又占大頭,她卻總在議會辯論里拐彎抹角提臺灣海峽穩定。2022年她短暫管經濟安全擔當大臣,更是直球說要防備中國大陸的供應鏈風險,臺灣地區成了她眼里的“關鍵伙伴”。
這回APEC峰會,高市早苗的親臺舉動不是頭一回了。早在2024年,她作為自民黨要員,就去過臺灣地區“訪友”,見了當地政要,談什么經濟互補,實際就是想借臺灣牽制中國大陸。
峰會前,她在東京的黨內會議上,還強調修改和平憲法,擴大自衛隊權限,這和她一貫的“臺灣優先”思路一脈相承。日本媒體分析,她上臺后任命的外務大臣巖屋毅和防衛大臣木原稔,都是對華強硬派,這組合一擺,中日關系能順當才怪。
![]()
高市早苗的這些操作,說白了是日本國內右翼民粹在作祟,她自己就是典型代表,過去發過不少極端言論,比如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這讓她在國際上樹敵不少。
但她也聰明,知道經濟離不開中國,15年來中國一直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場,汽車電子產品全靠那邊消化。所以她一邊親臺,一邊說要遵守中日聯合聲明,嘴上承諾,行動上變卦,這雙標玩得溜。
從政這么多年,高市早苗的親臺路子越來越明朗化。2025年10月28日,她剛和特朗普在東京碰頭,談的就是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緊接著APEC,她就放大招,會見林信義時不光談經貿,還發了帖子炒作,稱“期待深化日臺伙伴關系”。
林信義是臺灣地區前行政院副院長,這次以APEC代表身份赴會,本來就是多邊場合的常規互動,可高市非要加碼,這不光是中國大陸看不下去,日本國內經濟派也捏把汗,因為中日貿易額去年超3000億美元,一鬧僵,日本出口導向的經濟立馬遭殃。
高市這是在賭,賭美國特朗普會站隊日本,賭臺灣地區能拉動日本軍工訂單,但風險大著呢,前任首相岸田文雄和石破茂下臺,不少就因為經濟政策翻車,她這親臺牌打得準不準,還得看后續。
![]()
峰會雙面把戲背后的中日舊賬
這事兒擱在中日關系史里,不是孤例,而是老賬新翻。日本從1972年建交起,就承諾不插手臺灣問題,可這些年,美日同盟一緊,臺灣就成了日本的“前哨”。
高市早苗上臺后,更把這當成了政治資本,她在峰會前就放風,說要推動自衛隊介入臺灣海峽巡航,這話一出,中國大陸海警船的活動就多了起來。
軍事上講,日本自衛隊擴權是事實,2025年預算提案里,防衛費占GDP2%以上,重點投向導彈和情報系統,名義上是“區域穩定”,實際瞄準臺灣周邊。但這步步緊逼,只會讓東亞局勢更繃。
特朗普那邊聰明多了,臺灣壓根沒上桌,事后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沒討論臺灣”,這戰略模糊玩得爐火純青,避免了升級對抗。
![]()
高市早苗這雙面操作,說到底是日本外交的尷尬寫照。一邊是中國這個大市場,離不開;一邊是美國這個大哥,得哄著。峰會期間,她強調臺灣海峽航行自由,這話聽著中性,實際是給美日同盟鋪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直指,這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敦促日本反省歷史,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長遠看,中日互信更難建,日本經濟低迷,通脹高企,企業游行不斷,她要是繼續這么攪和,首相位子坐不穩是早晚的事。
這事兒反襯出高市早苗的孤注一擲。日本想在印太地區當“英國”,靠美日澳印四方機制圍堵中國大陸,但經濟上離不開中國,去年對華出口占總出口20%以上,一脫鉤,日本中小企業先倒一片。特朗普的穩妥,是基于美國優先,他眼下忙著國內通脹和移民,哪有空為日本的親臺冒險買單。
中國大陸的回應警告信號明確:日本別再踩線。長遠看,這峰會一鬧,中日關系進入新低谷,高市早苗的親臺路子雖討好右翼選民,但日本老百姓更關心物價和就業,她要是平衡不好,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
高市早苗這波操作,攪動了東亞一池春水,中日關系本就撲朔迷離,現在更添變數。中國大陸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日本嘴上答應,行動上打擦邊球,這不是頭一回了。
2024年3月,日本大臣訪臺,中國大陸就抗議過,這次高市直接上陣,級別高,影響大。臺灣地區借機炒作日臺“伙伴”,但實際空間有限,APEC是它少數能露臉的場合,靠高市這種所謂“好友”撐場,卻也讓中國大陸更警惕。
日本的出路,說白了得認清現實。高市早苗上臺時喊“重振經濟”,但親臺親美過頭,只會自討苦吃。中國市場是日本的命根子,半導體和汽車供應鏈糾纏不清,一斷裂,日本GDP掉個2%不是夢。特朗普的低調,給日本上了課:外交不是兒戲,得算長遠賬。
高市要是聰明,轉而推動中日經貿對話,峰會后中日外長通話已開局,她可以借坡下驢,強調互惠。但以她一貫作風,估計還得繼續搖擺。東亞這盤棋,誰先穩住經濟,誰就占上風,日本別總想著軍事擴張,得接地氣點,回歸貿易本位。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