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中美元首在韓國釜山的1小時40分鐘會晤,成了近期國際舞臺最受關注的焦點。這是兩國元首時隔六年再度會面,中方強調要算大賬、不陷入惡性循環,特朗普則用他標志性的夸張語氣給會談打了“12分”。會晤剛落幕,白宮就迫不及待拋出消息,宣稱中方已承諾恢復采購美國大豆,年底前進口1200萬噸,未來三年每年更是要采購2500萬噸,同時還會恢復購買美國高粱和硬木原木,暫停此前的報復性關稅。
緊接著市場就傳來實質性動作,美國媒體披露中國近期已接連下單兩筆美國大豆,18萬噸加25萬噸的訂單合計43萬噸,這些滿載著農產品的貨輪正陸續駛向中國。不過白宮口中“每年2500萬噸”的巨額采購承諾,至今尚未得到中方官方證實,結合中美博弈的一貫節奏,很難排除這是特朗普政府為了爭取農業州選票、單方面釋放的造勢信息,畢竟2026年美國選舉周期已經悄然啟動,中西部農場主的票倉對特朗普而言至關重要。
![]()
就在中美經貿關系出現緩和跡象、43萬噸美豆啟程運往中國的節骨眼上,一個微妙變化突然引發外界熱議。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圖羅夫在北京參加中俄投資合作會議時直言,今年中俄雙邊貿易指標出現了下降。一邊是中美“休戰”重啟農產品貿易,一邊是中俄貿易額走低,兩件事在時間上的巧合,讓不少人開始猜測其中是否存在關聯,甚至有西方媒體借機炒作“中國在中美俄三角關系中選邊站”的論調。
但稍微了解國際貿易結構的人都清楚,這種猜測純屬無稽之談。中國從美國和俄羅斯進口的商品體系本就差異巨大,僅以農作物貿易為例,2024年俄羅斯對華出口占比最高的是菜籽油,達到13%,其次是大麥和葵花籽油,大豆占比僅為7%,而中美大豆貿易規模早已是全球農產品貿易中的重要板塊,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量級。簡單說,中國買美國的大豆,完全不影響從俄羅斯進口菜籽油和大麥,所謂“中美貿易回暖沖擊中俄合作”的說法,本質上是對三國貿易結構的無知。
中俄貿易額下降的真正原因,曼圖羅夫已經說得很明確,是市場形勢和外部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市場因素帶來的波動本就是國際貿易中的正常現象,而所謂外部不利因素,明眼人都能看出,俄烏沖突持續發酵背景下,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全方位制裁,無疑是影響雙邊貿易順暢開展的重要阻礙。但這并不意味著中俄合作出現了裂痕,恰恰相反,俄羅斯近期密集派出三位高官來華的舉動,已經給出了最有力的回應。
![]()
先是第一副總理曼圖羅夫來華出席第十二次中俄投資合作委員會會議,接著副總理切爾內申科專程訪問寧波舟山港,推動將這一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納入中俄貿易拓展和出口航線多元化戰略合作,還明確提及要共同發展北極航道。緊隨其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又乘包機來華,舉行中俄總理第三十次定期會晤。短短時間內,俄羅斯三位政府高層接連訪華,這樣的行程安排本身就傳遞出強烈信號。
切爾內申科考察寧波舟山港的舉動,更凸顯了中俄合作的戰略縱深。作為中國“智慧”物流管理技術的領先者,寧波舟山港一旦納入中俄貿易網絡,將為雙邊貿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有效規避傳統航道的地緣政治風險。而北極航道的開發,不僅能促進俄羅斯北極資源的開采,還能推動中國在極地裝備制造、衛星導航等領域的技術突破,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布局,遠比短期貿易額波動更具長遠價值。
面對外界的無端猜測,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早已明確表態,中俄高層一直保持密切聯系,中方主動邀請米舒斯京來華的舉動,更是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中俄關系受中美互動影響”的謠言。事實上,中美經貿關系的緩和與中俄合作的深化,本就是并行不悖的兩條線,中國從不搞非此即彼的選邊站,而是根據自身發展和國際形勢,秉持務實態度處理與各國的關系。
![]()
西方媒體試圖用貿易額波動和時間巧合來制造中俄之間的嫌隙,顯然是打錯了算盤。中俄合作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早已超越短期經濟指標的范疇,高層密集互動、戰略通道布局,這些動作都在印證兩國合作的穩定性和深層次。而中美之間的階段性共識,本質上也是雙方在激烈博弈后做出的務實選擇,畢竟全面對抗對誰都沒有好處。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各國根據自身利益調整對外合作策略本屬正常,但若想通過片面解讀和惡意炒作來破壞國家間的正常合作,終究只會徒勞無功。43萬噸美豆的啟程和俄羅斯專機的抵華,看似無關的兩個事件,恰恰折射出當前國際經貿關系的真實邏輯:合作是共識,務實是底色,而那些試圖制造分裂和對立的雜音,終究會被時代發展的潮流所淹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