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來,第一期《東方110》節目就劃分了跟交通出行密切相關的版塊《十字街頭》。沒有跟拍大案要案時的驚天動地,也不同于記錄暖心事的細水流長,《東方110》拍攝交通的記者總是穿梭在街頭巷尾,記錄十字街頭的新鮮事。
《東方110》
見證的交通大事記
1993年
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維護自行車的交通秩序是交警工作的重要主題。為此,1993年,《東方110》開播之初便用四個小故事專門報道自行車的管理。
![]()
通過節目向觀眾發出遵守交通規則的呼吁,也是《東方110》作為一檔普法欄目,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1994年,高于地面5.5米的內環高架道路開通,不僅開始把上海的各個區域,按照環形加以區別,也標志著上海正式進入立體交通時代。

高架通車以后,許多機動車駕駛員自然利用高架道路通行,但許多行人和騎車人,或許也因此覺得車輛變少,而肆無忌憚地亂穿馬路。

保障高架通暢和行車安全便成了當時上海交警工作的當務之急,對此,《東方110》一直在記錄。
199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汽車牌照拍賣制度。

隨著上海發展按下加速鍵,汽車對道路和交通造成的壓力被急劇放大。

1994年
2004年
從1919年,上海的街頭矗立起了全國第一座紅綠燈,1988年3月9日,《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發布,到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如此種種都意味著依法治理交通難題是大勢所趨。
法治進程在推進,但人們的交通文明意識一時還跟不上。2013年,《東方110》節目仍然能在馬路上抓拍到行人的多種交通違法行為。

2013年
2016年
日益增長的車輛和緊張的道路資源之間的矛盾加劇,頻發的交通事故導致嚴重的后果。
2016年3月25日,一場后來被稱為“最嚴標準”、“最嚴執法”、“最嚴管理”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在全市拉開序幕。
《東方110》連續推出40集交通大整治特別節目,見證上海的交通法治進程。

《東方110》播出的教科書式執法的案例,常常會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


每一次執法的過程,都是對違法當事人和周圍群眾的一堂普法宣傳課。
近幾年來
交通發展中,為了保障道路通暢和行車安全,設計左轉彎待行、潮汐車道、高架環島紅綠燈等等……上海交警的創新舉措如璀璨的珍珠,給城市的發展增添光彩。
· 王登海設計的綜合待行區

·路邊漆畫的禁停黃實線

·交警推出的快處易賠APP

·無人機協助處理的事故


交通發展步入新時代,《東方110》與觀眾一同見證,新時代交警執法從管理職能向服務效能的轉變。
據統計,上海現在有70多萬名快遞外賣騎手,每天都有大量的非機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為保障騎手們的交通安全,上海交警主動為騎手們送上管家式的“安全服務套餐”:安全宣講進企業、開辟專門停車區、換電區等。

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要求機動車路口禮讓行人,部分過江隧道開放非機動車夜間通行,以及開發盲人過街提示系統等等舉措,無不彰顯著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理念。

交通的未來屬于你我,需要你我共治。
車輪滾滾,安全為上,《東方110》一直在路上……
值班編輯:丁昊杰、唐敏
2025年第八屆中國國際
進口博覽會期間交通管制通告
2025年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
部分交通臨時管制通告
上海市公安局計劃招錄550名人民警察
11月1日至7日網上報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