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小學開學日,大批俄羅斯小學生來華留小學。中國校方的答復很干脆:不管來讀書的是哪國學生,都將統一使用漢語教學。
![]()
9月,全國各地陸續迎來開學季,而黑龍江的邊境小城黑河,則上演了尋常中又極不尋常的一幕。9月1日,當清晨的陽光灑在黑河小學的門口,一群群金發碧眼的孩子,穿著與中國同學別無二致的藍白校服,背著嶄新的書包,匯入了開學的人潮。他們是來自一江之隔的俄羅斯“小留學生”,將在這里接受純粹的漢語環境教學。
![]()
黑河小學是中俄兩國邊境線上一所小班化特色學校。據黑河小學負責人介紹,目前學校共有16名來自俄羅斯的學生,他們以留學生的身份來到黑河,并接受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其實每逢招生季,黑河會接收有需求的俄羅斯學生入學,因為帶的俄羅斯學生多了,所以學校慢慢地也形成了一套制度規范。不管來校就讀的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學生,學校都統一實行漢語教學。
![]()
這條新聞一經披露,很快就在國內輿論場上引發了熱議。廣大吃瓜群眾紛紛打趣道:“照這節奏,一學期后俄羅斯的學生怕不是都會說東北話了”“好家伙,現在連小學生都開始留學了嗎?”
這幅畫面不僅是中俄邊境線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同時也是一個縮影,折射出中國對俄羅斯民眾吸引力的深刻變遷。中國的這種吸引力,早已超越了最初俄羅斯人貼給我們的“物美價廉”的刻板標簽,并逐漸滲透到了他們生活的肌理之中。
要想理解這種變化,那就不得不提一嘴大名鼎鼎的黑河早市了。對于許多俄羅斯人來說,黑河里是距離他們最近的購物天堂。每天清晨,總有一幫俄羅斯人還乘坐最早的輪渡,拉著小車或背著大包,來到黑河早市,穿梭在琳瑯滿目的攤位之間,從新鮮的瓜果蔬菜到熱氣騰騰的肉餅包子,不管有什么需求,最后總能滿載而歸。
![]()
讓俄羅斯感到新奇的,并非僅僅是黑河商品的豐富與實惠。一位俄羅斯博主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景象引發了熱議:這里的商販,攤位上幾乎看不到現金,只有一個二維碼。所有的商品都敞開擺放,老板們忙著招呼客人,絲毫沒有防盜的措施。這種基于移動支付的高度便利和人與人之間的淳樸信任,對于仍習慣現金交易、事事需要留心的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強烈的文化沖擊。
![]()
這種吸引力,還體現在一種肉眼可見的時代變遷中。有俄羅斯攝影師曾翻出48年前在布拉戈維申斯克江畔拍攝的老照片,那時的黑河,在他的鏡頭里還是一片荒涼的村落,與對岸繁華的蘇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形成鮮明對比。
而如今,人們再次站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景象卻已截然相反:河還是那條河,對岸的黑河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座現代化都市拔地而起;而僅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維申斯,反倒在時光的沖刷下顯得有些落寞,說好聽叫“復古懷舊”,被“凍結在了時間膠囊”里;說實在點其實就是發展停滯了,沒啥增長的空間了。
![]()
這種強烈的視覺反差,讓許多俄羅斯人感慨萬千。他們親眼見證了中國速度,這種日新月異的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它代表著機遇、活力和無限的可能性。
當中國對俄羅斯的吸引力從生活消費延伸至未來規劃的時候,這個吸引力的強度就非同一般了。俄羅斯家長們將孩子送來中國讀小學,接受全漢語教學,并非只是出于一時興起,而是著眼于未來的教育投資。他們相信,掌握中文、了解中國,將是孩子未來人生道路上的一張重要王牌。
這話可不是我腦補出來的啊。當地時間9月4日,在海參崴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被許多中國網友親切地稱為“扎姐”的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用中俄雙語向住在中國的俄羅斯僑胞送上祝福。
![]()
扎哈羅娃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是一位俄羅斯東方學家、中國語言與文學專家,曾擔任蘇聯及俄羅斯駐華使館秘書和文化參贊;母親伊琳娜·扎哈羅娃同樣是東方學家,曾在普希金博物館工作。受家庭影響,扎哈羅娃自小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扎哈羅娃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是在北京度過的,長大之后還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實習過一段時間。2017年,普京總統為她親自頒發了“友誼勛章”,現在的扎哈羅娃不僅是俄外交部新聞出版司的司長,同時也是俄外交系統最炙手可熱的女外交官,前途無可限量。
不僅扎哈羅娃,甚至就連普京都親口承認,他的兒孫正在學習中文。這些莫斯科的頂級精英都對中國文化如此追捧,布拉戈維申斯克的俄羅斯家長們會選擇把孩子送到黑河來讀書,也就不足為奇了。
![]()
除了教育和文化之外,如今的中俄交往熱潮也為兩國催生了新的職業機遇。隨著中俄交流的火熱,黑河的俄羅斯面孔成了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密碼,催生了一批以此為生的邊境主播。更有敏銳的中國商人,看到了俄羅斯本土市場的空白,開始反向布局,開出優渥的薪資,邀請精通俄語的中國人去俄羅斯開拓直播帶貨的新藍海。
![]()
黑河夜景
作為一個在南國廣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我親眼看著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漁村,成長為令世界矚目的國際化大都市。看到北國邊境的這一幕,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曾幾何時,我們這邊的家長們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去對岸的香港,期望他們能接受更“先進”的教育。而今,在祖國的另一端,俄羅斯的家長們卻正把他們的心肝寶貝送到黑河的小學里來。
時代的潮水,真的調轉了方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我們曾經那么努力地追趕,那么羨慕地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而今,我們自己也終于活成了別人眼中那道羨慕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