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0年沒核試驗!特朗普要破戒?中俄警告:你敢試我們就跟!
特朗普在亞洲之旅收官后突然發聲,宣稱已下令 “戰爭部” 啟動核武器試驗,理由是 “他國正進行類似計劃”。
這番話瞬間引發全球震動:美國上一次真正的核爆炸試驗還是 1992 年,如今真要打破三十年沉寂?
更蹊蹺的是,俄中立刻否認核試,美國內部也爆出內情。
先說說特朗普嘴里的 “戰爭部”,這詞兒聽著就復古。
![]()
美國早在 1949 年就把 “戰爭部” 改成了 “國防部”。
2025 年 9 月特朗普雖發行政令允許用 “戰爭部” 作次級稱號,但根本沒改法定名稱,更別說把核試驗權責劃過去。
說白了,這更像故意喊舊名刷 “強硬感”,連部門權責都沒搞清。
再看核心理由 “他國在核試”。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直接反問:“我們和中國都沒重啟核試,美方得給解釋”。
俄羅斯前段試射的 “海燕” 導彈、“波塞冬” 魚雷,本質是核動力載具測試,連核爆炸的邊都不沾。
業內更清楚,自 2017 年朝鮮那次核試后,全球就沒再出現過真正的核爆炸試驗。特朗普所謂的 “別人都在試”,更像沒查證的道聽途說。
特朗普喊著 “立即開始”,但美國科學家早算過賬:這事兒根本急不來。
![]()
首先是錢。一次地下核試驗光成本就 1.32 億到 1.46 億美元,還不算整修試驗場的費用。
內華達核試驗場封存三十年,設施早老化,想重啟先得砸錢修。
更關鍵的是,2020 年特朗普就想過這事,國會直接在國防法案里否決了撥款,現在想拿錢更是難上加難。
然后是時間。美國軍控協會算過,哪怕搞最簡單的核爆炸演示,也得 6 到 10 個月準備。
要是想測數據的正經試驗,至少要 2 到 3 年。
更頭疼的是人才斷層,1992 年參與核試的專家要么退休要么離世,現在連能搭試驗班子的人都湊不齊。
所謂 “立即啟動”,更像空頭支票。
![]()
至于外界猜的 “亞臨界試驗”,其實美國一直在偷偷搞。
這種試驗只沖擊核材料不爆炸,像給核彈 “做體檢”,但數據得多次試驗才準。
可問題是,美國自己每年都在做,現在拿這個當 “反制手段”,實在站不住腳。
就算美國真克服萬難試了,最先受傷的可能是自己。
![]()
從國際上看,俄羅斯早放話:“誰先退約,我們就跟進”。
一旦美國開這個頭,俄中很可能加速核力量發展,全球核平衡瞬間被打破。
北約前軍備控制主任都直言,這是 “幫對手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純粹得不償失。
![]()
對美國本土來說,風險更直接。
內華達試驗場離拉斯維加斯不遠,歷史上曾出現過核泄漏,一旦控制不好,輻射污染會波及周邊地下水和居民健康。
參議員羅森直接警告:“這是給全美國埋生態炸彈”。
更諷刺的是,美國現在根本沒必要搞核試。
![]()
靠計算機模擬和亞臨界試驗,足夠維護現有核武庫的可靠性,連負責核武的國家核安全管理局都承認 “沒必要重啟”。
特朗普非要這么折騰,更像為了政治造勢的表演。
特朗普的核試驗喊話,更像一場充滿矛盾的政治秀。
![]()
用著過時的 “戰爭部” 名號,拿不實的 “他國核試” 當理由,無視成本和時間限制喊著 “立即啟動”。
背后藏著的,或許是想用核話題刷存在感的心思。
![]()
但核安全從不是兒戲,一旦打破三十年的平衡,再想收手可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