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深圳,讀書月的熱潮如期而至。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城市文化客廳迎來了新“C位”灣區之眼。在這里,第26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剛剛落幕,“鵬城文學院”正式揭牌。而同一屋檐下,年輕人正為熱門IP集章打卡,來自香港的黑膠唱片則在靜靜流淌出黃金年代的旋律,B站UP主將與粉絲探討著閱讀新趨勢,一場以“閱讀”為圓心,半徑覆蓋文、旅、商、娛的城市文化體驗,正在漸次上演。
![]()
內地首秀!“感覺青春又回來了”
11月2日,在“灣區之眼”的北區B2中庭,一場跨越時空的音樂展覽——“香港唱片足印展@前海”也拉開大幕。這是香港電臺館藏黑膠唱片的內地首秀。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十大金曲”與“華語榮光”的唱片墻,定格著林子祥、陳小霞等歌手的聲影。一張張專輯封面,仿佛讓人重回那個歌聲繞梁、情懷滿溢的樂壇盛世。有點遺憾的是,市民王女士想在自動點歌機點播一首老歌,卻未能操作成功,這讓她錯失了一次重溫經典旋律的機會。“黑膠讓聽音樂這件事更有儀式感。”“入坑”黑膠唱片半年多的李先生說,“好的音樂是值得被收藏的,而不僅僅是被收聽。”這場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不僅是一次文化懷舊,更是深港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動注腳。
![]()
![]()
打破次元壁:“這波是沖著年輕人來的”
“我是為了《詭秘之主》來的!”在“灣區之眼”北區B1層的閱文書園,大二學生張張拿著一本集章手冊,興奮地尋找下一個打卡點。手冊上,印著《慶余年》《全職高手》《一人之下》等八個熱門IP的標志。這是讀書月期間舉辦的“Z世代閱讀IP生活節”。集齊8印章即可解鎖彩蛋章,9章集齊后可獲一次抽獎機會。張張揚了揚手里的手冊:“這波是沖著年輕人來的,就像做游戲任務,挺有意思。”除了正在進行的集章活動,備受期待的“一日店長”活動,將邀請B站知名Coser輪流“上崗”,與讀者零距離互動。其中,11月9日的“一日店長”為暴走饅頭醬,將以《詭秘之主》中“克萊恩/周明瑞”的形象參與;11月15日的“一日店長”則為暴走饅頭醬與柒妖,二人將以《全職高手》中“葉修”的形象共同駐場。
![]()
這種新穎的消費場景,已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準備專程前來體驗。一位提前來探店的市民表示:“消費29.9元就能互動,既買了東西,又有了獨特的體驗,很值。”而在不遠處的下沉廣場,“食谷漫游集”主題創意市集也即將開市,20個攤位將涵蓋餐飲、非遺和IP周邊產品(谷子)。閱讀在這里打開了與年輕人對話的新方式。
從線上到線下:一場跨界文化交流的預約
接下來的幾周,“灣區之眼”的文化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從11月9日起,“從彈幕到書頁:UP在深圳,B站愛讀書”系列活動將正式拉開帷幕。屆時,B站百萬粉絲UP主“一只蕭包子”、書評人魏小河等,將陸續走進“灣區之眼”等深圳特色閱讀空間,舉辦線下分享沙龍,探討“AI時代的閱讀趨勢”。對許多年輕粉絲而言,這是一次從“看視頻”到“見真人”的跨次元體驗。“我在B站看‘蕭包子’解構《百年孤獨》,現在他要來深圳了,很期待。”一位市民在活動的預告海報前指著UP主名單對記者表示,“休閑時間經常不知道干啥,這不就來了嗎?可以提升自己也能打開社交圈子。”
11月13日至17日,第七屆深圳書展寶安區分會場將在此舉辦。這里不僅會變身大型圖書市集,更將成為文化交流客廳,作家劉同、少兒閱讀推廣人“坦克叔叔”等已確定親臨現場,在“灣區之眼”南臺階開展新書分享會,路內、李筠等文化名家的活動也將陸續與市民見面。
從“文化活動”到“文化場景”
![]()
梳理讀書月的活動清單,可以發現:以“灣區之眼”為載體,將單一的文化活動,升級為可供體驗、消費和社交的復合型文化場景。在這里,閱讀是核心,但表現形式是多元的。文學愛好者可以期待與作家的深度對談,年青一代可以參與IP互動與UP主交流,懷舊的市民可以沉浸在香港的黑膠音樂里,不同年齡圈層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角落”。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潘瑩瑜
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劉有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