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11月5日電 11月4日,“雙簽護安康 重陽暖桑榆”——普陀區以家庭健康管理為特色的“雙簽約”服務項目推進活動在半馬蘇河驛站·長風灣黨群服務中心開啟。
本次活動既是對普陀 “雙簽約” 服務八年深耕成果的系統復盤,更是響應國家與上海政策要求、推動家庭健康管理向高質量跨越的戰略部署。普陀區衛生健康委及各街道鎮相關領導、區屬各醫療衛生單位負責人、家庭醫生代表、居民代表等 80 余人齊聚,共繪家庭健康服務新藍圖。
![]()
推進會現場,專題視頻循著時間脈絡,清晰呈現了普陀 “雙簽約”從 2017 年試點到 2025 年獲評上海市家庭醫生區級特色項目的發展歷程。2017 年長風社區試點起步,2019 年全區推廣;2024 年底簽約家庭超 3.3 萬戶,7 萬余居民受益;先后斬獲第四批上海市“創新醫療服務品牌”、第四屆“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提名獎等;模式已輻射上海奉賢、黃浦、閔行等 8 個區,并在山西、貴州、沈陽、四川等地落地,成為全國社區健康服務的“普陀樣本”。
作為本次活動的 “硬核亮點”,普陀區 “雙簽約” 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啟用——該系統依托 “健康云” 技術支撐,構建居民端、家庭醫生端、社衛管理員端及服務評價系統的多端協同體系,將家庭簽約、健康評估、健康處方、專家結對、服務評價等核心業務全流程線上化,實現 “服務標準化、管理智能化、對接便捷化”。
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普陀區中心醫院專家與簽約居民家庭代表率先“嘗鮮”,通過新系統順利完成線上“雙簽約”。從 “紙筆簽約”到“一鍵辦理”,這一轉變標志著普陀“雙簽約”正式邁入“智慧服務時代”,也讓“家醫 - 專家 - 居民”三方聯動更高效、更精準。
![]()
普陀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鄧海巨表示,基層衛生事業是健康普陀的“第一道防線”,“雙簽約”服務是聯結醫患、貫通資源的重要紐帶。站在“十五五”規劃新起點,普陀區將一是依托專家資源庫完善轉診協作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社區、服務家庭;二是圍繞全生命周期健康,把慢病管理、醫養結合、安寧療護做深做細,實現 “一戶一檔、一戶一策” 精準服務;三是通過家庭醫生定期上門回訪、電話健康提醒,讓老年居民感受到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懷,讓 “雙簽約” 從“一紙協議”變成居民朋友的“健康依靠”。
作為普陀“雙簽約”模式的見證者與奠基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教授祝墡珠的發言進一步闡釋 “雙簽約” 的深層價值:“它是分級診療落地的‘實踐樣本’,讓家醫有專家支撐、居民健康‘主陣地’在社區;是基層醫療溫度的‘生動載體’,為慢病家庭‘一戶一策’、多學科解決照護難題;更是模式創新的‘領跑者’。” 她期待普陀繼續深挖服務內涵,在標準規范、管理路徑、全專協同機制上再突破,將“雙簽約” 打造成可復制、可推廣的 “上海樣板”,為全國家庭醫生服務貢獻智慧。
![]()
推進會現場處處涌動著 “健康為民”的暖意。長風、長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帶來《溫暖的約定》《從 “人的病” 到 “病的人”》案例分享:從家庭醫生聯動專家踐行約定解決特殊家庭照護難題,到全專協同制定健康方案破解家庭遷居異地顧慮,一個個真實故事生動詮釋了 “家醫是貼心人、專家是定心丸” 的服務理念。
長征、石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以 “接地氣” 的科普形式贏得陣陣掌聲:脫口秀《別慌,你只是在 “升級”》用幽默語言破解老年健康誤區;改編歌曲《健康體重版〈愛你〉》將科學減重知識唱進居民心里,讓專業健康知識 “聽得懂、用得上”。
會場外的健康咨詢區同樣人氣高漲。區屬醫療機構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骨科、全科及體重管理專家現場為周邊居民提供健康咨詢與指導,讓 “雙簽約”的溫暖真正 “觸手可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