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0號,波蘭突然宣布要推遲開放和白俄羅斯邊境的口岸。
本來計劃11月初開,現在直接推到中旬,理由是“支持立陶宛”,畢竟立陶宛之前剛關了和白俄的陸地邊境。
![]()
這事兒看著是幫盟友,細想卻有點不對勁,因為這會兒北極航線剛好凍住了,之前那艘20天就能跑完中歐的“伊斯坦布爾橋”號貨輪,壓根沒法走這條線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波蘭第一次搞事了,兩個月前的9月,他們就干過更狠的。
當時直接拿“安全威脅”當理由,把和白俄所有邊境口岸全關了。
這一關可不得了,中歐班列90%的貨都得走馬拉舍維奇樞紐,這下樞紐直接癱了,300多列班列、數萬個集裝箱全堵在邊境。
![]()
那些等著原材料的歐洲化工企業,當時慌得不行,有的庫存就夠撐3天,再拖下去就得停產。
波蘭兩次“關閘”:專挑中歐物流的“軟肋”下手
第一次“關閘”是9月12號,波蘭說有“安全威脅”,把波白邊境全封了。
馬拉舍維奇樞紐一停,整個中歐班列的節奏全亂了。
![]()
可能有人不知道,這個樞紐有多關鍵,中俄的鐵軌寬度不一樣,到這兒必須換軌才能進歐洲,相當于中歐物流的“必經之路”。
300多列班列堵在那兒,不是簡單的遲到,是整個供應鏈斷了。
當時歐洲那些靠中國化工品生產的企業,比如做汽車涂料、建材的,PVA、BDO這些基礎原料斷了供,生產線都快停了。
第二次就是10月底這次,推遲到11月中旬開放。
![]()
本來大家還指望北極航線能補補缺口,結果北極一凍,“伊斯坦布爾橋”號也歇了。
如此看來,波蘭選這個時間點,真不是巧合。
他們嘴上說“支持立陶宛”,但回頭看9月那事兒,就知道沒那么簡單。
當時波蘭外交官直接跟中國提要求,讓中國促使俄羅斯停掉對歐盟東部邊境的“混合行動”,還說口岸開不開,得看“安全威脅”解沒解除。
![]()
搞不清的人可能以為是邊境安全問題,其實這就是拿中歐班列當籌碼,玩地緣博弈呢。
波蘭這么干,有點仗著自己位置重要“耍威風”。
畢竟中歐班列西、中、東三條通道,有三條都得走波白邊境。
他們可能覺得,只要把這兒卡住,中國和歐洲都得聽他們的。
![]()
但他們好像忘了,物流這事兒是雙向的,堵別人的路,自己也得受影響。
中歐班列有多重要?波蘭掐住的是歐洲化工的“命門”
可能有人覺得,不就是個貨運班列嗎?斷了再找別的辦法唄。
本來我也這么想,后來發現還真不是。
中歐班列要運的不只是普通貨物,它承擔了中國對歐15%的化工品出口。
![]()
這些化工品不是可有可無的,像PVA是做膠水、纖維的關鍵原料,BDO能做彈性體、醫藥中間體,歐洲很多化工大廠都靠這條線供貨。
9月那次關閉,德國巴斯夫集團就慌了。
他們路德維希港工廠的BDO庫存,就夠撐4天。
要是再關下去,工廠就得停產,下游汽車廠的涂料都得斷供。
![]()
波蘭敢這么硬氣,全靠馬拉舍維奇樞紐。
目前歐洲還真沒第二個地方能完全替代它。
所以波蘭才覺得自己有籌碼,敢拿邊境管控當談判工具。
![]()
但他們可能沒算到,歐洲企業的損失,最后也會間接影響到他們自己,畢竟歐洲經濟不好,波蘭的出口也會受波及。
中國沒坐以待斃:找新路線還反制,但北極航線有“坑”
波蘭這邊一關門,中國沒等著被動挨打,立馬就找了替代路線。
跨里海走廊的運量一下子漲了30%,中吉烏鐵路也全線通了,西安到巴庫的班列更是改成“天天班”,分流了20%的貨。
![]()
本來以為這些路線能很快頂上,后來發現還是有瓶頸。
哈薩克斯坦的阿克套港,一年設計吞吐量才24萬標準箱,可中歐班列一年要運207萬標箱,港口很快就堵了。
繞行土耳其的南線也不靠譜,去年10月因為土伊邊境海關政策變了,貨又堵了一周。
除了找替代路線,中國還試了北極航線。
![]()
去年夏天“伊斯坦布爾橋”號走北極,從東海出發到英國,才用了20天,比傳統路線快12天,還沒找破冰船。
歐洲有專家說,這條線能省50%的成本,聽著特別美。
但這路線也有坑。
冬天北極冰太厚,再先進的船也走不了。
![]()
而且俄羅斯管得嚴,他們的“北極號”破冰船幫中國船引航,一次要收2.3萬美元,比蘇伊士運河還貴40%。
所以北極航線看著好,短期內還沒法當主力。
波蘭這邊還趁機提經濟要求,想要中國放寬他們牛肉、蘋果的進口配額,還想要稀土支持,讓中國投資他們的鋰電池廠。
中國也沒慣著,直接暫停了波蘭農產品的進口審查。
稀土出口配額也收緊了,波蘭鋰電池廠的原料都預警了。
![]()
而且中國還在繞開波蘭找新路線,比如武漢到芬蘭赫爾辛基的班列,去年1到9月開行數漲了150%。
如此看來,波蘭想靠堵路要好處,最后可能把自己的樞紐地位給弄沒了。
波蘭這兩次邊境管控,看著是贏了一時的主動權,其實是雙輸。
歐洲企業斷供、中國找新路線、波蘭自己虧錢,沒一個受益者。
中歐班列本來是連接兩邊的“橋梁”,現在卻成了博弈的工具。
![]()
未來中國肯定會繼續擴替代路線,北極航線的技術問題也會慢慢解決。
波蘭要是還抱著“卡脖子”的想法,怕是最后會把自己從中歐物流的核心位置上擠下去。
畢竟物流講究的是通暢和共贏,靠堵路過日子,肯定長久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