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迫切需求,完善連續照護體系的需要,免陪照護服務的逐步推行,都需要一支高質量的專業醫療照護隊伍。然而,現有的醫療護理員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規范培訓和“權威認證”,讓許多患者家庭“望而卻步”。
為破解這一難題,自今年8月起,河南省人民醫院面向社會開辦免費醫療護理員培訓班,培養一批有資質、有技能、有溫度的醫療護理員“正規軍”,打造了醫療護理員培訓“省醫標準”。截至目前,醫院已經舉辦3期培訓,106名醫療護理員順利結業。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感悟,把專業與溫情帶到了患者中間。
![]()
三位一體 打造“省醫標準”的醫療護理員培訓基地
8月18日15時,第一期醫療護理員培訓班開班當天,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模擬中心參會的老師和學生們滿懷期待——一場破解專業照護人才短缺困境的創新實踐啟動。
“開辦醫療護理員培訓班,意義重大。”在開班儀式上,副院長申志強表示,這是響應河南省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老有頤養、病有優護’需求的關鍵行動,更是醫院踐行社會責任的創新探索。
今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方案》,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也制定了《河南省醫療機構開展免陪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推動免陪照護服務規范化發展。
醫療護理員培訓班開班后,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模擬中心,一群“特殊”的學生開始在醫學模擬人上練習鼻飼管喂養、翻身、叩背等。通過這里的實訓課堂,首批38名學員將要進行為期兩周的系統學習之旅。
“為了讓學員扎實地掌握照護知識,我們充分發揮了醫院豐富的教育資源。”河南省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李黎明介紹,醫院構建了獨特的“理論+實操+跟崗”三位一體培訓模式,形成“培訓體系標準化、教學資源頂級化、管理模式閉環化”的省醫經驗。
![]()
培訓體系標準化:課程內容嚴格參照國家《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并且結合臨床實際進行優化升級,包含法律法規、感控知識、生活照護、康復鍛煉、安全急救及溝通技巧等核心內容。學習時長150學時,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天早8點到晚6點進行線下授課和培訓。
教學資源頂級化:21名高年資、高職稱的優秀護理專家組成師資團隊,充分利用醫院先進的醫學模擬資源和病房實踐資源,通過理論學習、模擬實訓、跟崗實踐等方式層層進階,確保學員在真實臨床場景中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全面提升照護能力。
管理模式閉環化:嚴格管控培訓人員質量,學員需要具備初中以上學歷,年齡在55周歲以下,身心健康、品行良好、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培訓期間需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和考勤制度,并通過考核與綜合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動態管理,合格后方可獲得結業證書。也就是說,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從報名篩選到結業考核形成完整閉環。
學員心聲:“一技傍身,讓我更有底氣”
45歲的王忠菊是培訓班學員之一。參加培訓前,她已經在開封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6年。
“小動作里藏著大學問。以前憑經驗做事,現在才知道每個細節都有科學依據。”王忠菊感慨道,培訓讓她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她認真記下每一個操作要點,反復練習直到熟練掌握。“我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中,讓患者更安全、舒適。”
32歲的劉翠大專畢業,3年前開始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她坦言,3年來自己從未接受過如此系統、專業的培訓,對醫療護理員工作也從未有過如此深刻的認識。
![]()
劉翠表示,以前覺得醫療護理員就是照顧病人、老人,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在伺候人而心生自卑。但是經過這次學習,她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認識到醫療護理員是一個專業崗位,以技能復雜程度為主要指標,分為5個職業技能等級,這份職業的價值超乎預料。“一技傍身,讓我更有底氣”。
40歲的李春風培訓結業后,實現了身份“升級”,從一名醫療護理員成為了帶班組長,負責指導新入職的護理員。她說,過去只把這份工作當作謀生手段,如今才真正感受到了職業尊嚴與責任。“老師說,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病’,而是一個有尊嚴、有情感的人。這句話讓我明白,這是一份有溫度、有尊嚴的職業,我們是家屬的‘眼’和‘手’,是護士的‘左膀右臂’。”
“我們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培養出‘懂專業、有愛心、能擔當’的優秀照護人才。這種培養理念正在學員們身上得到生動體現。”李黎明說,她看到越來越多的學員從茫然無措到從容自信,從“單打獨斗”到協同配合,臉上多了笑容,眼里有了光,不僅提升了技能,更重塑了職業認同。
師者感悟:“播撒種子,期待長出森林”
作為培訓班的核心講師,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三病區護士長路俊英有著豐富的帶教經驗。
在她看來,醫療護理員的培訓難度,一點不亞于專科護士培訓。學員基礎參差不齊,理解能力差異大,必須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堅持用耐心與專業點燃每一位學員的學習熱情。做好這種培訓,關鍵在于“兩個結合”:“降維”與“提趣”相結合,“技能”與“心法”相結合。
![]()
“我們把高深的知識‘翻譯’成學員能聽懂的大白話,多講案例、多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除了教‘怎么做’,更注重教‘為什么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技能是骨架,人文關懷才是血肉。”
帶教老師之一、神經外科三病區教學秘書趙艷燕將這種理念也應用在了自己的授課中。為了準備好培訓內容,她提前半個月開始準備,以一個個生動真實的案例引入,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學員主動思考。
“為什么患者進食后保持體位30分鐘后再臥床休息,為什么鼻飼患者喂食前要先注溫水?”培訓課堂上,總能聽到學員們熱烈的討論聲和實操練習的細致講解。“動作輕一點,再輕一點,就像對待咱們自己一樣。”一句句叮囑,一次次示范,都是在重新定義照護的深度。
“親愛的學員們,你們選擇的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承載著溫度與尊嚴的使命。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溫度、有能力、有收獲的健康守護者,未來的路,或許不易,但它注定光榮。愿你們在這條路上,步履堅定,內心充盈。”結業時,路俊英在學員手冊上寫下寄語:“愿你成為別人黑暗中的光。”
![]()
通過系統工作創新、師生的協同參與、高標準的閉環管理,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在持續推進的醫療護理員培訓,以百年老院的優質醫療資源為普惠社會的照護力量注入強勁動力,逐步形成了包括“三位一體”培訓體系構建、頂級教學資源配置、閉環管理模式,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3期培訓班,來自鄭州、周口、開封等省內18地市以及省外廣西的106名醫療護理員帶著沉甸甸的收獲,帶著省醫系統的標準培訓和認證,將優質醫療照護的種子播散在全省各地,正在孕育新的希望,為保障患者生命尊嚴、應對老齡化挑戰、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醫療專業照護的專業力量。(崔冰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