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正文
11月3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沖突打破了化州市楊梅鎮某村與吳川市樟鋪鎮某村原本的寧靜。因土地使用問題,化吳邊界兩村大量村民聚集對峙,村民們情緒激昂,言辭激烈,現場氣氛猶如即將引爆的火藥桶,劍拔弩張。這一緊急狀況,不僅嚴重威脅著兩個村莊村民和諧,更給化州與吳川兩地的社會和平穩定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
聞令而動,多方聯動織就應急“安全網”
緊急時刻,楊梅鎮黨委、政府迅速響應,市委常委、鎮委書記肖華宏立即作出“及時化解兩村矛盾,還村民安居樂業”的工作布置,分管綜治維穩工作的鎮黨委副書記陳曉新迅速吹響了應急處置的“集結號”,第一時間帶領鎮平安法治辦、司法所調解小組聯合楊梅派出所以及村委會干部,組成應急處置“先鋒隊”趕赴沖突現場。
到達現場后,工作人員們立刻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應急協調與穩控處置工作中,一組工作人員深入爭議一線,迅速分開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他們化身成為溫暖的“調解使者”,用耐心和真誠安撫著雙方村民激動的情緒。有的工作人員輕聲細語地與村民交流,傾聽他們的委屈和訴求;有的工作人員則用堅定的語氣和專業的態度,向村民們宣傳法律法規,引導他們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同時,另一組工作人員為找到化解矛盾糾紛的突破口,迅速展開現場勘查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經過,為后續的調解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詳實資料,確保調解公平公正。
抽絲剝繭,深入調查探尋矛盾“根源點”
“邊界不和、社會不穩、群眾不安。”為進一步加快糾紛化解,維護化吳邊界地區的社會和諧穩定,從根本上化解這場沖突,調解工作小組密切關注時態變化發展,并沒有滿足于表面的安撫工作,而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深入開展調查。他們兵分多路:進村入戶走訪村民,與雙方村民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抱怨中,調解工作組抽絲剝繭,了解糾紛原由摸清了民之所向、民之所盼。同時花費大量功夫查閱了相關的歷史資料和土地權屬證明,對每一份文件、每一張圖紙都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和分析,重復研判分析案情、梳理矛盾,找準矛盾糾紛化解突破口,并且更加努力的尋求解決案情的辦法。
經過細致的走訪和土地原始資料的查閱,工作小組終于精準地把握了矛盾的核心所在,為后續的調解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情理法交融,春風化雨化解矛盾“堅冰”
明晰了爭議,意味著找到了“癥結”。此時調解小組仍不敢放松分毫,為了將矛盾糾紛盡早及時化解,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后,工作小組迅速組織雙方村民代表進行調解,調解工作組認真聽取了雙方群眾代表的意見,同時剖析利害關系,針對問題癥結,楊梅司法所所長楊毅從法律的角度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案例向雙方村民詳細講解了土地權屬的相關法律法規,讓村民們明白在土地爭議問題上應該遵循的法律程序和原則。通過法律宣講,讓村民們認識到沖動和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只有依法辦事才是正確的選擇。
工作人員通過把法理講透、把問題講清、把鄉情講深,引起了村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土地使用問題關系到兩個村莊的長遠發展和村民的切身利益,只有通過和平協商、互諒互讓的方式才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如果繼續僵持不下,只會兩敗俱傷,影響子孫后代的福祉。
在工作小組的不懈努力下,雙方村民代表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開始理性地思考問題,認識到了和平解決爭端的重要性。經過多輪的緊急磋商和耐心調解,雙方終于達成了一致共識,同意暫時擱置土地權屬爭議,共同維護化吳地區邊界的和平與穩定,并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成功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惡化,也為兩個村莊后續的友好協商和問題解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
成效斐然,彰顯基層治理智慧與擔當
此次化州市與吳川市邊界因土地使用引發沖突的成功化解,是楊梅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多部門協同作戰的一次精彩演繹,充分彰顯了基層政府部門在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矛盾糾紛方面的智慧與擔當。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楊梅司法所將繼續聯合各部門,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加大對村民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力度,通過舉辦法律講座、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將矛盾糾紛“發現在初始、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共同繪就基層善治的新畫卷,攜手共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 云上化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