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
植物如何創造城市
How Plants Create Cities
時間
2025年11月10日(周一) 19:00-20:30
地點
復旦大學藝術館三樓藝術工作站
主講人
Emanuele Coccia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主持人
傅小敏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系博士生
參加方式
通過“復旦文化校歷”微信小程序檢索預約本活動,并填寫身份信息
(校外人員請填寫完整信息以便活動方報備入校)
(預約截止:11月10日00:00)
講座摘要
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學始終認為,城市的誕生是農業創造的結果:城市是花園的擴展,而并非相反。我們之所以成為城市動物,僅僅是因為我們熱愛那些屬于另一個領域的生命——植物。它們不會移動,也不會說話,卻能創造出自然界中最為非凡的形態。
For a century, anthropology has repeated that the birth of cities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invention of agriculture: cities are an expansion of gardens and not vice versa. We have become urban animals only because of our love for beings that belong to another realm, that do not move or speak, but create the most extraordinary forms in nature.
主講人簡介
![]()
Emanuele Coccia
埃馬努埃萊·科恰是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副教授。他曾在東京、布宜諾斯艾利斯、杜塞爾多夫、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紐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員。他著有《植物生命:混合體的形而上學》(2016,中文版已于2025年出版)、《蛻變》(Métamorphosis,2020)和《家的哲學》(Philosophy of the Home,2024)。最近,他與荷蘭攝影師薇薇安·薩森合著了一本關于攝影理論的書(《現代煉金術》,2022),與攝影師保羅·羅韋西合著了一本關于光的哲學書信集(《光之書信》,2024),還與華倫天奴創意總監亞歷山德羅·米歇爾合著了一本關于時尚與哲學關系的書(《形式的生命:哲學或復魅》,2024)。他參與了動畫視頻的制作和聯合執導工作,如《橡樹》(與Formafantasma合作,2020)和《神秘之門》(與Dotdotdot合作,2022)。2024年,他獲得了蒙德里安獎。其近期策展項目包括“一件服裝的多重生命”(與奧利維耶·賽拉德聯合策展,的里雅斯特ITS學院,2024);“與萬物共舞”(與長谷川祐子聯合策展,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24)。在2025年建筑雙年展上,他與弗朗索瓦·羅什合作呈現了名為“Traité de l'Impermanence (Impermanences Tractatus)”的裝置作品。
主持人簡介
傅小敏,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系博士生,《植物生命:混合體的形而上學》中文版譯者
![]()
植物生命
作者:[意] 埃馬努埃萊·科恰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
內容簡介:
我們很少談論植物,也忘記了它們的名字。哲學總是忽視它們,甚至生物學也認為它們是生命之樹的簡單裝飾。然而,植物賦予地球生命:它們創造了環繞我們的大氣層,它們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氧氣的源頭。
植物體現了生命所能與世界建立的最為密切和基本的聯系。從葉、根和花的視角來看,世界不是一種簡單的物的集合,或包含一切的普遍空間,而是總體的大氣、氣候,是一種真正的混合形而上學之所在。
不同于討論自然和宇宙的思想慣例,科恰將無限小與無限大結合在一起,創造性地闡釋了植物的哲學意涵,進而重新定義了人類在生命領域中的位置。
作者簡介:
埃馬努埃萊·科恰(Emanuele Coccia),意大利哲學家,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時尚與生態學,著有《蛻變》《感性生命》。
- End -
![]()
成為更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