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超飛 通訊員 趙明辰 趙靜怡
秋陽杲杲,走進嵩縣何村鎮陰坡村,一排排整齊的香菇大棚里,排列有序的菌棒上探出肥嫩的菇傘,惹人喜愛,村民們正忙碌地采摘香菇,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香菇是陰坡村的傳統優勢產業。全村現有香菇合作社16家、農戶36戶,年產菌棒1100萬棒,食用菌種植780萬袋,占全鎮60%以上,已成為集菌種制作、菌棒生產、香菇種植與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核心區。
“我們與省農科院合作,在康源春院士團隊的指導下,不斷優化品種、提升品質。”盛達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現民介紹。
![]()
村里還建起了嵩北香菇交易集散地,產品遠銷山東、河北、江蘇、天津等地。更值得一提的是,村里還積極發展“銀發經濟”,吸納100余名不便外出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參與剪菇、采菇等工作,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實現了“足不出村、就地增收”。
與此同時,柴胡產業也在陰坡村迅速扎根。近年來,嵩縣圍繞生物醫藥“風口”產業,加快中原藥谷建設,打造丹參、柴胡、皂刺、山茱萸、黃精、連翹中藥材“六朵金花”。何村鎮以柴胡為切入點,聚焦產業發展,積極融入中原藥谷建設,打造“嵩胡”品牌。
![]()
2023年,陰坡村“兩委”引導村民試種柴胡,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與董誠明教授團隊合作,建成嵩胡提純復壯育種基地,共同選育“嵩胡一號”優質品種。目前,全村嵩胡種植面積達1500畝,平均畝收益6000至7000元。預計今年10月采收后,可實現全鎮柴胡原種自給,節省產業發展成本200余萬元。
“我們通過與順勢藥業等企業簽訂收購協議,實行集中收購、初加工、統一銷售,最大限度保障農戶收益。”陰坡村支部書記楊志良介紹,嵩胡產業的興起,不僅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
產業融合帶動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改善。供排水一體化工程、產業道路、停車場等項目相繼落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層治理也同步提質,通過“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形成“干群一起干、越干越有勁”的良好局面。
從“一菇獨秀”到“雙業并進”,從“單打獨斗”到“全鏈協同”,陰坡村以產業振興為抓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成為嵩縣鄉村振興實踐中一個熠熠生輝的縮影。
編審:沈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