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西長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區的胡同里,風裹著煙火氣穿梭在青磚灰瓦間,“撒拉夢·西域小面匠”拉面店的玻璃窗上,還凝著煮面時冒出的熱氣。
店里,何乙四夫正低頭擦拭著桌面,何撒力海在后廚熟練地揉著面團,伙計們忙著招呼食客,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端上桌,不同民族的人圍坐在一起,滿是尋常日子的溫暖與和諧。
誰也不會想到,不久前,就是這幾位天天與拉面湯、灶火光打交道的青海撒拉族漢子,義無反顧地沖進火海,用熱血與勇氣,在胡同里譜寫了一曲跨越民族的救援贊歌,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煙火氣與火光中,愈發堅韌地扎根、綻放。
![]()
居民送來的錦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快!撒拉族漢子火海逆行救鄰里
10月25日18時許,北京前門西大街75號院周聯家的廚房里突然冒起濃煙,火苗躥出窗縫。“著火了,快來人吶!”呼救聲打破了胡同的寧靜。
彼時,正值拉面店出餐高峰期,前廳食客滿座,后廚灶火正旺,何撒力海剛和好面,就聽見店外急促的求救聲。
何撒力海心里一緊:老胡同房屋密、過道窄,一旦火勢蔓延,不僅周聯家遭殃,附近的鄰居都有危險,尤其是居民家多有液化氣罐,后果不堪設想。
“后廚、前廳各留一人招呼客人,剩下的拿滅火器跟我走。”他話音剛落,就抱起兩個滅火器往外沖,另外幾個伙計緊隨其后,每人拎著兩個滅火器,快步趕往著火的院子。
狹窄的胡同里,煙越來越濃,火苗越躥越高。何撒力海幾人顧不上濃煙灼眼、火苗烤身,徑直往院里沖——去年5月,周聯曾找他們幫忙搬閑置冰柜,省去問路時間,一進門就找準著火房間。
“對著火苗根部噴!”何撒力海憑借每月消防演練的經驗指揮分工,自己率先拉開滅火器的保險栓滅火,濃煙嗆得他直流淚,他就用袖子擦一把再往前湊;伙計們兩人一組輪流交替,不讓滅火中斷,狹小空間里,粗重的喘息聲與火苗的“滋滋”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何乙四夫剛從菜市場回來。得知弟弟和伙計們去救火,他抓起剩余的滅火器也趕到救火現場。趕到現場時,何撒力海幾人的滅火器已快用完,火苗已被壓制,還有零星燃燒點。何乙四夫遞上新滅火器,自己也加入滅火隊伍,兄弟倆并肩作戰,一個壓正面火苗,一個防火星躥到鄰居家,還提醒圍觀居民退到安全區。
半小時后,明火被撲滅,幾人腿麻喉干,卻沒休息,一直協助消防救援力量清理殘火到次日凌晨,確認無復燃風險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店里。
坐下喝熱湯時,有人問何撒力海怕不怕,他樸實一笑說:“沒想那么多,鄰居喊救命,哪能不管?”何乙四夫也認同:1997年他從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來北京打工,一年后湊錢在陶然亭公園附近開起了第一家拉面店。20多年來,他們始終記著“互幫互助、民族團結”,街坊鄰里有事需要幫助,他們都會主動搭把手,小小的青海拉面店早已成為胡同各族居民的“暖心驛站”。
甜!鄰里送錦旗致謝暖人心
10月27日,受災居民程六、周聯帶著兩面錦旗和慰問紅包,來到店里道謝。兩面錦旗上“危難伸援手 義舉感人心 火海無情人有情”“鍋中烹美味 火場顯英雄”的字樣格外醒目。
“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救援及時,液化氣罐爆炸的話,整條胡同的居民都有危險。”周聯握著何乙四夫的手紅了眼,硬把紅包往他手里塞。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連連婉拒,最后在眾人的勸說下,留下兩面錦旗。“紅包不能要,都是鄰居,互相幫忙是本分,收了錢,情誼就變味了。”何乙四夫說,“我們開店靠手藝良心,救火不是為錢,以后鄰居有需要,還會幫忙。”
周聯反復跟店里的食客說起那天的事:“胡同窄得兩人難并行,他們在煙里進進出出滅火,我嚇得腿軟跟不上,那背影這輩子忘不了。”食客們也紛紛稱贊。
贊!眾人爭吃“英雄面”傳美名
何氏兄弟和伙計們英勇救火、守護各族鄰居安全的事跡,很快就在社區里傳開了。不少老食客特意到店里來,點名要吃“英雄面”,還對著幾人豎起大拇指:“以前就覺得你們家的拉面好吃,沒想到你們還這么勇敢,這‘英雄面’吃得值,不僅暖肚子,更暖人心。”有的食客還特意帶著家人和朋友來,說要讓孩子也感受一下這份跨越民族的勇氣與溫暖,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孩子心里生根發芽。
本報“西海新聞”轉發了何氏兄弟和伙計們滅火救人的事跡后,全網播放量破300萬,網友稱贊不斷:“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的溫暖”“青海漢子好樣的”“平凡英雄詮釋民族團結”“以后去北京,必吃這家‘英雄面’”。
而在千里之外的青海循化,親朋好友們看到何乙四夫他們救人的視頻,才知道幾人的壯舉。他們的事跡,是眾多青海拉面人的一個縮影。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一批又一批青海人走出家鄉,帶著拉面手藝,在全國各個城市開起了拉面店。他們大多樸實、善良,在做好生意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他人、傳遞溫暖。如今,“撒拉夢·西域小面匠”里,依舊每天人來人往,各族食客圍坐在一起,吃得熱火朝天。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還是像以前一樣,忙著招呼食客、打理店鋪,伙計們也依舊在后廚忙碌,灶火依舊旺,拉面依舊香。墻上的兩面錦旗,成了店里最特別的裝飾,偶爾有食客問起錦旗的來歷,幾人還是會笑著說“應該的”,仿佛那天沖進火海的勇敢之舉,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記者手記
胡同里的煙火氣依舊濃郁,青磚灰瓦間,民族團結的溫暖也依舊在流淌。何乙四夫、何撒力海和幾名拉面店伙計,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諦,也詮釋了民族團結的深刻內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藏在尋常日子里各族鄰里間的互幫互助,藏在危難時刻不同民族的挺身而出,藏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拉面里,藏在一次次義無反顧、守護各族同胞安全的逆行中。
就像這深秋的胡同,風雖涼,卻因這份跨越民族的溫暖而格外動人;就像這碗拉面,湯雖濃,卻因這份樸實的擔當與民族團結的情誼而愈發美味。而這些平凡的青海拉面人,也將帶著這份擔當與溫暖,在異鄉的土地上,繼續用自己的方式,書寫屬于平凡人的英雄故事,讓民族團結的花朵,在煙火氣中,開得愈發絢爛。
(來源:西海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