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上海樓市表現亮眼:當月新房成交突破1.1萬套,二手房成交突破1.8萬套。其中二手房數據尤為引人關注,刨去8天假期,日均成交突破750套,明顯高于“滬六條”實施當周以及9月的表現。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走訪發現,市區成交呈現出局部熱度突出的特點。
徐匯區江南新村拆遷戶——老陶來到新房里進行最后的物業交割,查看煤水電表。
![]()
江南新村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初是江南造船廠的職工宿舍。今年,居民們終于等到拆遷,老陶立刻用補償款買了一套兩室的電梯房。
![]()
![]()
這次拆遷征收評估價超過每平方米7.3萬元,同時在市中心首次引入房票機制,再疊加各種獎勵,綜合補貼大約每平方米14到15萬元,遠高于周邊同等類型小區均價。
![]()
從9月份第一次征詢開始,附近的這家中介門店的業務量就大幅增長,10月帶看量比8月提升了30%多,成交單量更是翻了一番。他們發現,拆遷居民買房成交周期在2-4周,而一般客戶則需要三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
![]()
在局部熱點的輻射和帶動下,全市二手房成交,在黃金周后迅速恢復。頭部中介的數據顯示,90平米到140平米的改善性住房占比,提升比例最高。
業內表示,參考當初東安一村和二村案例,一次成功的拆遷和土拍是提振市場信心的最佳途徑。
![]()
業內表示,得益于改善型需求的持續釋放,反映出市場對上海樓市長期價值的認可,市場持續保持較高活躍度。
看看新聞記者: 馬婕
編輯: 張博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