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叩擊紅色心靈,光影藝術培育時代新人。11月3日,將《建國大業》、《非常歲月》等電影獻給廣大觀眾引起巨大轟動的著名導演馬樹超,來到江蘇如皋江安鎮紅軍小學,以“暢談光影藝術·共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給孩子們講述了許多紅色故事,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江安鎮紅軍小學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誕生地。1930年4月,作為江蘇境內唯一的中央序列紅軍武裝,紅十四軍開辟了以如皋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全國15塊紅軍游擊區之一,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
![]()
多年來,紅軍小學一直重視紅色基因傳承,將革命先輩事跡上墻,打造了“瑞紅園”“景暉園”“思紅亭”等校園紅色景觀,并通過參觀、祭掃紅十四軍紀念碑,教育和鼓勵同學們唱好紅色歌曲、閱讀紅色經典、講好紅色故事、重走紅軍路等各種活動形式,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
馬樹超,1954年出生,河北人,畢業于河北藝術學校,1976年到北京電影學院學習,1978年畢業后被分到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他曾在近三十多部影視片中飾演主要和重要角色,導演過多部作品,被稱作"第五代電影人"。其代表作還有《戴手銬的旅客》、《十五的月亮》、《峨嵋飛盜》、《海囚》、《九妹村的暴風驟雨》等。現為國家一級導演。其作品先后獲得1993年度電影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童年獎等。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耳聞江蘇如皋江安鎮有個紅軍小學,就一直想親自來看看,此次終于成行。活動伊始,優秀學生代表孫夢佳為馬樹超系上鮮艷的紅領巾。孫夢佳說:“能為馬爺爺系上紅領巾,我倍感自豪!”
![]()
在紅軍小學校長嚴峰陪同下,馬樹超參觀了校園紅色文化長廊、學校歷史展廳,并親自體驗了書香濃郁的圖書館和活力四射的學校操場等。嚴校長詳細介紹了學校“傳承紅軍精神,培育時代新人”的辦學特色與育人成果等。馬樹超對學校將紅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學的做法高度贊賞,稱“校園里處處彰顯著立德樹人的初心”。隨后,馬樹超結合自身創作經歷,動情講述了電影《建國大業》、《非常歲月》等作品背后的歷史故事與英雄事跡。他以質樸的語言、深邃的思考,引導學生理解“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并鼓勵孩子們“珍惜當下,勤學篤行,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
課后,馬樹超導演向學校捐贈了其經典電影作品的珍藏光碟,并與學生代表合影留念。嚴峰校長代表學校接受捐贈,并表示這批資料將納入校本課程資源庫,用于豐富學校的思政教育內容,讓紅色薪火代代相傳。
五年級學生葉薇萁激動地表示:“馬爺爺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銘記歷史,奮發圖強!”許多學生家長反饋:孩子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向父母講述馬爺爺的故事,明顯感到幼小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波瀾壯闊的紅色洗禮。 (蔣曉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