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份證和駕駛證丟了,要怎么辦理?”到臨滄自駕游的朱先生,不慎遺失了證件,焦急地到公安服務專區尋求幫助。導辦臺的工作人員一邊耐心地安撫朱先生,一邊熱心地引導朱先生在“交管12123”手機APP上申請補辦駕駛證,后又順利補辦了新的身份證,前后加起來用時不到二十分鐘。
這發生在云南臨滄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專區的一幕,是臨滄公安“一窗通辦、一網融合、一警多能”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深化公安政務服務改革、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為提高公安政務服務質效,臨滄市公安機關最大限度整合警力資源、設備資源、社會資源,全力推動公安政務服務事項進駐三級政務中心
在市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信訪、交警、禁毒、治安、網安、出入境“六警合一”綜合服務窗口,在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信訪、交警、治安“三警合一”綜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掌握70項高頻業務通辦事項,服務窗口從“單警種多窗口設置”向“集約式一窗通辦”轉變,實現各警種業務“一窗通辦”,最大限度提升辦件效率,縮短群眾等待和辦理時間。在112個公安服務綜合服務窗口的基礎上,合理布局82個社會服務站點,積極推行城區15分鐘、鄉鎮60分鐘“辦事”。將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和臨時機動車駕駛許可業務下放至滄源、鎮康、耿馬3個邊境縣,主動服務沿邊開發開放。深化“警企、警保、警郵、警銀、警醫”合作,積極推動合作企業進駐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公安專區,努力為群眾提供多樣化服務。
以群眾需求和效能提升為中心,依托數字技術,推動公安政務服務從“線下跑”到“網上辦”轉型。
再造流程“快速辦理”,實現駕駛證、身份證、出入境證件照片采集“一拍共享、網絡傳輸、一照通用”,縮短群眾辦事時限。利用遠程身份核驗、音視頻交互、屏幕共享等技術設置潮汐工位,為基層政務服務窗口和群眾提供遠程幫辦代辦,提高辦理時效。
統一標準“規范辦理”,創建“臨滄公安政務”二維碼,將133項服務事項和行政許可事項的辦理條件、辦理材料、辦理地點等服務信息和辦理要素標準化,形成全市統一的“一次性告知清單”,群眾可通過二維碼隨時查詢公安服務事項辦理關鍵信息。
高頻業務“高效辦理”,對網絡平臺提交的“全程網辦”高頻服務事項進行集中受理、高效審批,深入推動“掌上辦”“指尖辦”提質增效。強化8縣區“24小時公安政務自助便民服務超市”建設,部署109臺自助服務設備向鄉鎮、社區一級延伸,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在如今的政務服務中心,時常有群眾在便民服務機上拍照、辦理證件、取證,省時省事又方便。
通過優化辦事流程、簡化辦事材料、縮減辦結時限、降低辦事成本,推出30項護航高質量發展公安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并設置了便民助企窗口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便民利企,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有效解決廣大民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政務服務堵點,臨滄公安政務服務陸續推出“周末延時辦”“節假日延時辦”,讓群眾在節假日也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安政務服務。
從“專科辦理”到“無差別全科受理”,從“單警種服務”到公安政務服務“一窗通辦”,臨滄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專區實現了受理、審核、繳費、發證“一次排隊、一次辦結”。目前,進駐政務中心的公安服務事項由原來的32項增加到現在的133項,群眾辦事時限由原來平均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服務窗口共辦理、審批各項業務1693617筆,接受業務咨詢67401人次,為全力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榆)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