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以為是從地里挖到的“野味芋艿”,沒想到卻是暗藏危險的“毒物”?這個“菜”全株有毒,很多人認不清,緊急提醒↓↓
“剛嚼到嘴里,又辣又苦,直燒喉嚨,沒幾分鐘半邊臉就腫得張不開嘴了!”近日,50多歲的商阿姨(化名)因誤食有毒植物“滴水觀音”,導致面部腫脹、口腔灼痛,被緊急送往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救治,被診斷為植物中毒。
![]()
據商阿姨回憶:在她自家房子周邊發現了一叢長勢旺盛、根莖酷似芋艿的植物。她誤以為是可食用的野生芋頭,便將其塊莖挖出,煮熟后就吃了,誰知道會發生這種情況。
急診醫學科韓立鋼副主任醫師介紹,商阿姨為典型的植物中毒癥狀,罪魁禍首就是她誤食的植物——海芋,俗稱“滴水觀音”。經過緊急對癥處理,商阿姨的病情得到控制。
![]()
滴水觀音有什么毒性?
滴水觀音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可以通過葉片凈化空氣,因其在潮濕環境下葉尖會滴下水珠而得名。然而,其美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危險。
滴水觀音全株有毒,尤其是莖干內的白色汁液毒性最強。它體內含有生物堿(皂苷)、草酸鈣針晶、烏頭堿等多種有毒物質,這些毒素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誤食會導致劇烈腹痛、腹瀉,嚴重中毒時會導致呼吸困難、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毒素即使經過高溫烹飪,其毒性也無法被破壞。
誤食滴水觀音會有什么癥狀?
滴水觀音誤食后,會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口舌刺痛、麻木、腫脹、流涎、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咽喉水腫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不僅誤食危險,皮膚接觸其汁液也可能引起瘙癢、紅腫,汁液濺入眼睛則可能導致結膜炎甚至更嚴重的損傷。
如何區分“滴水觀音”
與食用芋頭?
由于滴水觀音的根莖與食用芋頭(芋艿)外形相似,容易造成誤認。市民朋友可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區分:
1、看葉子
滴水觀音的葉子是 “大盾牌形”,葉尖尖尖的像小刺,葉脈是白色的,摸起來厚實有光澤;芋艿的葉子偏 “心形”,薄薄的,葉脈顏色跟葉子一樣,是淡綠色。
2、摸根莖
滴水觀音的根莖是 “圓球形”,外皮深褐色,摸著手感粗糙,像沒洗干凈的土豆;芋艿的根莖是 “紡錘形”(一頭粗一頭細),外皮偏棕黃色,還帶著細細的毛須,像長了 “小絨毛”。
關鍵點:不管在路邊、院角看到有多像 “能吃的植物”,只要不認識,堅決不挖、不碰、不吃!
![]()
芋艿
醫生提醒:要是真誤吃了滴水觀音,可先拿清水漱口(別咽下去),喝杯牛奶或蛋清護胃,然后立刻打 120。如果皮膚沾到了汁液,應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避免揉搓;假如紅腫嚴重,可冷敷并涂抹抗過敏藥膏;假如汁液濺到了眼睛里,這時千萬別揉,要趕緊用清水沖,再去醫院。另外,日常養護滴水觀音時需要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觸植株;家中如有小孩或寵物,應放置于觸碰不到的位置。
來 源 :綜合 蕭山發布、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編輯:張潔
一審:葉璐; 二審:鄭媛;三 審:于海濤
2025浙BA城市爭霸賽激戰正酣!上開吧APP,為你支持的城市戰隊加油!參與比賽競猜贏50元話費,玩投籃小游戲瓜分千元現金紅包!獎勵派發中,速來!
曬萌寵照片,贏寵物大禮包,包郵送到家!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