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剛談妥休戰,美國轉頭就翻臉!
重啟301調查、財長拿稀土要挾加稅,中方迅速劃出四條紅線。
大家好呀,小漢這篇文章想借著貝森特關稅威脅一事,跟大家一塊兒探討一個問題:美國突然變臉,究竟是戰略施壓,還是無牌可打的虛張聲勢?
休戰剛成,風波又起
2025年10月底,中美關系似乎迎來一絲轉機。
10月31日,兩國在吉隆坡舉行經貿磋商,達成階段性共識;11月1日,雙方宣布暫停原定生效的100%對華關稅。
市場一度松了口氣,A股甚至沖上4000點。然而,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只維持了不到三天。
![]()
11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突然宣布,將重啟對中國的“301調查”,重點核查2020年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況。
幾乎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公開場合放話:如果中國繼續限制稀土出口,美國將考慮加征關稅。
![]()
這一連串動作,徹底打破了剛剛建立的休戰氛圍。
要知道,中方此前已作出實質性讓步,就在11月初,中國剛剛同意采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這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農產品采購。
美方一邊收下訂單,一邊轉身啟動調查,如此操作,看得人大呼“自拆臺子”。
![]()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
更關鍵的是,11月1日才剛過,美方就違背了“關稅暫不生效”的承諾基調,這種反復無常,也是讓人無語。
所謂“301調查”,是美國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發起的單邊貿易審查機制,允許美方在未經WTO授權的情況下,自行認定他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并實施制裁。
![]()
這套工具曾在2018年成為特朗普政府對華發動貿易戰的“法律武器”。
如今再度啟用,名義上是“核查履約”,實則是在缺乏新籌碼的情況下,試圖為未來加稅制造借口。
而貝森特將稀土出口與關稅直接掛鉤,則把經濟問題進一步政治化,甚至帶有資源勒索的意味。
![]()
稀土作為現代工業的命脈,常看小漢文章的朋友自然了解。
全球約70%的稀土開采、90%的分離提純、93%的磁體制造掌握在中國手中。
這種高度集中的產業格局,并非偶然形成,而是中國過去25年系統性布局的結果。可要說拿稀土和關稅威脅中國,美國似乎還停留在“美國夢”里。
![]()
稀土博弈,誰更焦慮
美國有稀土嗎?其實是有的。加州的芒廷帕斯礦曾是全球最大稀土礦,但因環保成本高、技術斷層和產業外移,美國早已喪失冶煉加工能力。
如今,即便重新開采,精礦仍需運往中國提純,再運回美國使用——形成“美國挖礦、中國加工、美國用”的尷尬循環。
2025年,美國雖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稀土生產國,但高純稀土氧化物產能幾乎為零,下游磁材70%依賴進口。
![]()
貝森特聲稱“兩年內擺脫對華依賴”,聽起來雄心勃勃,實則脫離現實。美國能源部內部評估指出,重建完整稀土供應鏈至少需10年、投入3000億美元。
技術上,中國溶劑萃取回收率超98%,而美國寄望的“海藻吸附法”尚處實驗室階段,成本是中國的3倍。
人才上,全美具備稀土化工實操經驗的技術工人不足400人;環保法規更使本土冶煉成本高出中國2.3至2.8倍。
![]()
為彌補短板,美國政府近期向兩家初創公司注資超14億美元,試圖通過回收電子垃圾中的稀土“走捷徑”。
但這類項目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產能。
![]()
更現實的問題是,即便美國聯合澳大利亞、日本等盟友推動“友岸供應鏈”,也因資源稟賦不足、技術壁壘高、利益分配難而進展緩慢。
沙特和烏克蘭的稀土項目已多次延期,地緣風險更是難以回避。
![]()
中方對稀土出口的管控,本質上是基于資源安全與生態保護的正當舉措,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貝森特將其污名化為“壟斷”或“不可靠”,卻對美國自身上千項對華技術封鎖視而不見,暴露出典型的雙重標準。
這場博弈,表面是資源之爭,實則是長期戰略定力與短期政治焦慮的對決。
![]()
四條紅線,底線清晰
面對美方反復無常的施壓,中方并未退讓,而是通過外交渠道清晰劃出底線。
11月4日,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年度晚宴上發表講話,明確指出中美關系有四條不可觸碰的“紅線”:
臺灣問題、民主人權議題、道路制度選擇、發展權利保障。這四點,直指美方近年來頻繁干涉中國內政的核心領域。
![]()
謝鋒強調,中美不打交道不行,想改變對方不切實際,沖突對抗誰都承受不起。
他特別提到,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成功會晤,為兩國關系“校準航向”,全球為之松了一口氣。
當務之急是落實會晤共識,而不是節外生枝、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他警告,關稅戰、貿易戰、產能戰、科技戰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
這一表態并非空泛外交辭令,而是對近期美方行為的直接回應。
10月中旬,貝森特曾在發布會上點名攻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指責其“煽動性言論”,甚至暗示中方應更換談判代表。
但事實是,李成鋼8月訪美系雙方約定,旨在落實元首通話共識,全程秉持專業與尊重。美方將理性提醒曲解為“威脅”,實為談判受挫后的情緒宣泄。
![]()
中方的態度始終一致:合作需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上,核心利益不容交易。
稀土管控是國家主權的正當行使,經貿磋商不能以犧牲戰略安全為代價。
正如謝鋒所言,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但前提是美方必須停止“說一套做一套”。
未來之路,合作還是對抗
盡管美方近期動作頻頻,但其內部并非鐵板一塊。白宮政府兩黨糾紛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去。
可反觀我國,一切井然有序,朝著規劃目標步步邁進。而且哪怕美國如此反復,中方依舊是以合作為主,話里話外也都是表明一個態度:我們愿意一塊發展經濟,但前提是你得正常。
![]()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剛剛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將提高居民消費率、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制度型開放。
未來五年,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領域將催生萬億級市場;服務業開放試點也將覆蓋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新領域。
進博會即將開幕,美企參展面積連續七年居首,這本身就是市場選擇的體現。
![]()
中美關系這艘巨輪,承載著17億人的福祉,也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穩定。
美方若執意將稀土、造船、港口費等問題逐一武器化,只會加速自身產業鏈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加劇。
而中方手握反制工具——從對等征收港口費到精準制裁違規美企,每一步都精準踩在痛點上。
![]()
歷史已經證明,單邊施壓無法迫使中國屈服,反而會反噬自身。真正的出路,在于回到平等對話的軌道。
正如謝鋒所呼吁:美國工商界既是“乘客”也是“水手”,應主動做“早起鳥”“推進器”“催化劑”,推動兩國關系平穩前行。
![]()
中美博弈遠未結束,但方向已然清晰: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才能談合作;放棄霸權思維,才有共贏可能。
否則,再多的“驚人速度”承諾,也不過是政治幻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