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華人在線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4日訊 阿根廷重要能源基礎設施項目"死牛頁巖油南輸管道"(Vaca Muerta Oil Sur, VMOS)近日達到重要里程碑,完成了連接死牛頁巖(Vaca Muerta)油田與大西洋的輸油管道最后一道自動焊接。
![]()
這項工程的最后一段焊接在科洛拉達角港口碼頭(Terminal Portuaria de Punta Colorada)入口處完成,該港口將成為儲存和出口石油的戰略要地,預計從2026年12月開始投入使用。
該管道全長437公里,采用30英寸(762毫米)直徑的鋼管,開辟了從內格羅河省(Río Negro)上谷地區的艾倫鎮(Allen)到靠近大希耶拉鎮(Sierra Grande)海岸的全新原油運輸干線。工程由泰金特-薩克德聯合企業(UTE Techint Sacde)承建,動用了超過1500名工人,分布在沿途三個移動營地進行施工。
![]()
項目融資規模達到30億美元,其中包括由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伊塔烏銀行、摩根大通和桑坦德銀行等國際銀行提供的20億美元銀團貸款,采用項目融資模式,這是二十年來此類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一筆。該項目還享受了阿根廷《大投資激勵制度》(RIGI)的優惠政策。
工程建設在十月份創下紀錄,施工團隊單日完成175個焊接點,當天推進超過4公里。"我要感謝所有參與企業和全體工人的努力,"VMOS公司首席執行官古斯塔沃·恰阿布(Gustavo Chaab)表示。除了需要調動200多臺重型設備的后勤挑戰外,工程還需要完成76個跨越公路和河流的特殊穿越點。
下一個重要階段是收尾工程,包括線性焊接和使用最新定向鉆井技術(HDD)完成內格羅河地下穿越,預計于2025年12月完成。
![]()
該輸油管道設計初期日輸送量為18萬桶石油,最終可擴展至每日55萬桶的處理能力。死牛頁巖油田作為出口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現在通過內格羅河省有了直接的出海通道,預計未來幾年將為阿根廷帶來150億美元的額外出口收入,使該地區成為全球能源貿易的中心。
VMOS財團由能源行業的主要企業組成,包括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YPF)、維斯塔公司(Vista)、殼牌(Shell)、泛美能源(Pan American Energy)、潘帕能源(Pampa Energía)、普拉斯石油(Pluspetrol)、雪佛龍(Chevron)、泰克石油(Tecpetrol)以及內烏肯油氣公司(Gas y Petróleo de Neuquén)。
工程的持續高效推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動焊接設備的應用,這項高精度技術在大型管道建設中優化了安全性、質量和生產效率。這種方法此前已在弗朗西斯科·帕斯卡西奧·莫雷諾探險家天然氣管道(Gasoducto Perito Francisco Pascasio Moreno)和北部天然氣管道逆向工程等項目中使用。
據此前報道,VMOS項目的自動焊接設備由23名土耳其焊工組成的團隊負責,由伊斯肯德爾·烏奇馬茲(Iskender Ucmaz)領導,他們與100多名阿根廷工人協同作業。泰金特-薩克德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達米安·明德林(Damián Mindlin)和土耳其焊接團隊督導伊斯肯德爾·烏奇馬茲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泰金特-薩克德項目經理里卡多·溫茲納(Ricardo Unzner)強調,雖然自動焊接是工程的技術核心,"但這只是如此大型工程中的一個步驟"。
整個工程流程從測量團隊標記437公里路線開始,然后清理地面并準備施工通道,接著進行溝槽開挖,將管道安裝在2米深的地下,完成覆蓋后開始"列隊"工序,即將24米長的鋼管按到達順序排列。鋼管排列完成后,焊接團隊首先進行內部焊接——第一道焊接于5月份完成——然后進行外部焊接。
管道鋪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過自動焊接完成的,由土耳其和阿根廷專家共同負責。這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完成標志著阿根廷在能源出口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隨著死牛頁巖油田開發的深入推進,阿根廷有望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國,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消息來源:阿根廷Infobae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