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
一到秋天,街邊糖炒栗子的香氣就飄滿整條街,咬開一顆粉糯香甜,是刻在骨子里的秋日記憶。但其實栗子的吃法遠不止糖炒或水煮,把它和雞肉湊在一起燜一鍋,才是秋天最該嘗的美味。這道栗子燜雞,既有板栗的粉糯回甘,又有雞肉的鮮嫩入味,湯汁澆在米飯上能多吃兩碗,而且還藏著不少滋養身體的好處,不管是孩子還是老人,吃起來都開心。
食材里的秋季營養密碼
板栗是秋天獨有的 “寶藏食材”,每年這個時候成熟上市,新鮮的栗子帶著自然的甜香,營養也特別實在。每 100 克熟板栗里,藏著 214 千卡的熱量,差不多和 200 克米飯相當,卻有著遠超蘋果的維生素 C—— 含量高達 24 毫克,還有能幫身體調節狀態的鉀元素(440 毫克 / 100 克),另外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也不少。它的淀粉里,支鏈淀粉占比高,消化起來慢,平時吃幾顆,既能當零食又能替代部分主食,飽腹感很足。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而雞肉更是咱們餐桌上的 “營養擔當”,尤其是新鮮的嫩雞,富含優質蛋白,氨基酸組成和人體需求接近,吃進去容易吸收,還有鐵、鋅這些微量元素能幫著身體補充能量。當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遇上雞肉的優質蛋白,就形成了 “慢消化碳水 + 優質蛋白” 的黃金組合,吃了之后不僅血糖不容易驟升驟降,還能長時間保持不餓,特別適合秋天需要貼秋膘又怕胖的人。
一口燜鍋藏著的養生巧思
栗子燜雞好吃,更重要的是吃著舒服,對身體也是種溫柔的滋養。
板栗向來有 “腎之果” 的說法,性溫味甘,吃起來能幫著身體添點暖意,尤其是平時感覺腰膝有點沉的人,常吃點燜煮的板栗,能感受到身體的放松,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補腎強筋的好處。而雞肉能幫著補氣血,秋天天氣轉涼,有些人容易覺得沒力氣、臉色差,吃點雞肉就能慢慢補回來。兩者湊在一起燜煮,板栗的甜香滲進雞肉里,雞肉的鮮汁又裹著板栗,不僅味道更濃,還能幫著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讓身體能實實在在接住這些營養,這就是補氣血的小竅門。
![]()
這道菜還特別適合一家人吃。對孩子來說,板栗里的維生素 C、B 族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幫著骨骼發育,還能讓免疫力更穩,不過給小朋友吃要注意,3 歲以下最好碾碎或做成泥,一次別超過 5 顆,3-6 歲一次 5-10 顆就夠;對老人來說,板栗的膳食纖維能幫著改善腸道功能,鉀元素也對維持血壓有好處,雞肉肉質嫩、脂肪少,消化起來不費勁,只是老人一次也別吃太多板栗,10 顆以內最合適,避免腹脹。
在家做栗子燜雞,這幾步別錯
其實在家做栗子燜雞一點不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做出和飯店一樣香的味道,還能鎖住營養不流失。
先選對食材,味道贏一半
選板栗的時候,要挑顆粒飽滿、外殼光亮的新鮮栗子,這樣的栗子淀粉含量能到 60% 以上,燜煮后會特別粉糯,不會有空心或發苦的情況。如果買的是帶殼栗子,可以捏一捏,感覺沉甸甸的就是好栗子。
雞肉要選嫩一點的,比如 1.5 公斤以內的雞,肉質緊實又耐燜煮,不會煮久了變柴。買回來的雞肉切塊后,別直接炒,先用冷水浸泡去血水,泡 15-20 分鐘,中途換兩次水,這樣煮出來的雞肉沒有腥味,吃著更鮮。
![]()
關鍵步驟別省,香到骨子里
第一步是去腥爆炒。先把鐵鍋燒熱,放少許油,丟幾片姜片、幾顆蒜粒,再加點干辣椒(不吃辣可以不加)爆香,接著把瀝干水的雞塊倒進去,大火快速翻炒,直到雞塊表皮變得金黃緊縮,油亮亮的,這樣不僅能去掉雞肉的腥味,還能激發肉香,吃起來更有嚼頭。
第二步是分階段燜煮,這是栗子不爛糊、雞肉夠入味的關鍵。新鮮板栗要先放進沸水里煮 5 分鐘,煮到八分熟,撈出來過涼水,這樣后續和雞肉一起燜的時候,不會煮成泥,還能慢慢吸滿肉汁。雞肉炒香后,加一勺黃豆醬、一勺蠔油、兩勺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后,把板栗倒進去拌一拌,再轉到砂鍋里,加 50 毫升黃酒(沒有黃酒用料酒也可以),倒適量熱水沒過食材 1 厘米,大火燒開后轉小火,蓋上蓋子燜 20 分鐘,讓板栗和雞肉充分吸收彼此的味道。
第三步是調味出層次。不同口味的人可以調整調料,喜歡醬香的可以加一小塊腐乳,喜歡甜鮮的可以少加一點冰糖,最后燜好后開大火收個汁,讓湯汁裹在每塊雞肉和栗子上,就能吃出表層醬香、中層甜鮮、底層醇厚的三重味覺體驗,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
特殊需求也能兼顧
如果家里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做這道菜時可以減少板栗的用量,一次放 5 顆左右就夠,同時要減少主食攝入,比如平時吃一碗米飯,這天就吃小半碗,烹飪時別加糖,靠醬油和蠔油提鮮就夠。要是有尿酸偏高的人,也能適量吃,因為板栗屬于中低嘌呤食材,只是別和啤酒、海鮮一起吃,一次吃 8 顆以內的板栗,搭配雞肉吃沒問題。
這樣搭配更順口,還不踩雷
吃栗子燜雞的時候,搭配上也有小講究,選對了食材一起吃,既能讓口感更豐富,也能避免不舒服。
比如板栗別和紅薯、牛奶、羊肉一起吃太多,紅薯和板栗都容易產氣,吃多了可能會腹脹;牛奶和板栗一起吃,部分人可能會覺得消化慢;羊肉性溫,和板栗一起吃多了容易上火,偶爾嘗一兩口沒問題,別一次吃太多。
![]()
如果平時容易口干、感覺身體有點燥熱的人,吃栗子燜雞的時候可以搭配點梨、柚子這類涼性食物,平衡一下口感,也能讓身體更舒服。要是剛好感冒、沒什么胃口,或者感覺舌苔厚厚的時候,就先別吃這道菜,等身體狀態好點了再嘗,這樣消化起來沒負擔。
栗子燜雞還能這么變,解鎖更多美味
除了經典的栗子燜雞,稍微加點頭緒,就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換著花樣吃也不膩。
喜歡吃脆嫩口感的,可以試試蓮藕栗子燜雞,把新鮮的蓮藕切成塊,和栗子、雞肉一起燜,蓮藕吸滿肉汁后,脆中帶糯,還能幫著健脾養胃,脾胃比較弱的人吃這個特別合適。要是喜歡甜口,就試試偏江南風味的做法,像蘇州的栗子黃燜雞,用新鮮的栗子和嫩雞慢燉,加一點冰糖提鮮,最后燉到湯汁濃稠,裹在雞肉和栗子上,甜而不膩,老人和孩子都特別喜歡。
平時不想做飯的時候,也能用板栗做些簡單的養生小食。早上煮點板栗山藥小米羹,把板栗蒸熟壓成泥,和山藥片、小米一起煮成粥,不用加糖也有自然的甜香,喝一碗暖乎乎的,能幫著開啟一天的活力。秋冬天氣冷,手腳容易涼的人,還能煮點板栗紅棗茶,把板栗、紅棗煮軟,加少量溫水泡著喝,喝上幾天能感覺身體慢慢暖和起來,只是體質偏熱的人一周喝兩次就夠,別喝太多。
秋天的溫暖,從一鍋栗子燜雞開始
秋天的幸福,有時候就是一鍋熱氣騰騰的栗子燜雞。揭開砂鍋蓋子的瞬間,香氣撲面而來,板栗粉糯,雞肉鮮嫩,湯汁澆在米飯上,一口下去滿是滿足。這道菜不用復雜的調料,也不用高超的廚藝,只要用心選好食材,慢慢燜煮,就能做出家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好吃,還能幫著身體補充營養,不管是給孩子做輔食,給老人補身體,還是自己秋天貼秋膘,都是特別好的選擇。這個秋天,別再只吃糖炒栗子了,買上幾斤新鮮栗子,再選一只嫩雞,燜上一鍋栗子燜雞,和家人一起分享這份秋日的美味與溫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